•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国内农业 » 正文

    扶住中国人的“油瓶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11    来源:农业部网站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油菜,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油量最高、发展潜力最大的油料作物,油菜种植和稳定发展对我国油瓶子安全至关重要。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有很大缺口,

    油菜,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油量最高、发展潜力最大的油料作物,油菜种植和稳定发展对我国“油瓶子”安全至关重要。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有很大缺口,自己率已经从2000年的65%下降到2012年40%,因此油菜的种植已引起业内广泛关注。近日,农业部发布了7个油菜高产高效技术模式,作为粮食增产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对我国油菜产业发展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本版专题刊发油菜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摘要及专家解读,回应农民关心、关注的问题。 
     
    今夏公布的两组数字,将油菜籽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上半年宏观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夏收油菜籽产量达到1348万吨,比上年增加45万吨,增长3.4%。农业部市场司提供的资料则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共进口油菜籽177.3万吨,同比增长14.9%。面对生产和进口“双增”的态势,有分析认为:“产不足需是未来我国食用植物油面临的一个长期问题,进口仍将是填补国内需求缺口的重要途径。”
     
    油菜,是否成为另一个大豆?农业部于近日发布的7个油菜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引起业内关注。作为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油菜高产高效技术模式能否促进我国油菜生产稳定发展,增加食用植物油有效供给,保卫“油瓶子”安全?本报记者采访了参与油菜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编制的专家学者和农技人员。
     
    Q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油菜生产?
     
    专家:油菜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油量最高、发展潜力最大的油料作物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逐年增加,进口特别是大豆进口迅猛增长,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已经从2000年的65%下降到2012年的40%。高达近60%的对外依存度,使千家万户的“油瓶子”不得不坐上国际价格波动的“过山车”,给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带来很大的风险。
     
    “油菜种植面积最大、产油量最高,发展潜力也最大。”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学昆介绍说,在我国所有油料作物中,2012年油菜面积达到1.1亿亩,菜籽油产量达到490万吨,均高于其他油料作物,并且双低菜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90%以上,品质与橄榄油相近,是人类最健康的食用植物油之一。此外,我国南方地区还有大量冬季休闲耕地可种植油菜。因此,发展油菜生产对于保障食用植物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我国油菜产业每年可以为畜牧业提供800多万吨优质蛋白饲料。“油菜饼粕中的氨基酸组成合理,营养价值可与大豆蛋白媲美。”湖南省农业厅粮油处高级农艺师宋志荣补充道。
     
    Q2为何选择长江中下游作为突破点?
     
    专家:我国最重要的油菜产区,发展空间最大但单产水平不高
     
    按播种季节划分,我国油菜可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种,其中冬油菜种植面积与产量占全国油菜的比重超过90%。冬油菜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2012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6186万亩和754万吨,占全国油菜种植总面积的55.5%和总产量的53.9%。
     
    除了体量上的优势,长江中下游油菜发展空间最大。张学昆解释说,湖北、湖南、江西有4800多万亩双季稻,理论上都可用以发展油菜生产。因此,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展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攻关,对扩大油菜种植面积、提高油菜机械化水平都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尽管面积和总产在全国举足轻重,但受多种因素制约,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油菜单产水平并不高。2012年,湖北、湖南、江西三省油菜平均亩产仅为109公斤,比全国油菜平均亩产125.7公斤低16.7公斤,距农业部油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发展目标——“2015年优势区油菜平均亩产达到138公斤”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投入与产出水平,对技术模式进行细化,集成配套出“本地化”的技术模式,以方便农民选择。
     
    Q3长江中下游油菜生产存在哪些制约因素?
     
    专家:成本普遍上涨,比较效益偏低,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长江中下游油菜生产以稻油两熟、稻稻油三熟和旱地两熟制为主,茬口季节矛盾比较突出,而且渍害、干旱、冻害等灾害发生频繁,油菜菌核病发生范围较广、危害较重,直播油菜草害重、不易一播全苗。“生产条件较差,自然灾害较多,导致油菜产量不高不稳。”张学昆说。
     
    同时,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投入多也是一大瓶颈。据了解,目前我国油菜生产仍以人工为主,育苗、移栽、除草、施肥、收割、脱粒等环节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特别是播栽和收获两个环节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目前,油菜综合机械化水平明显低于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国外机械化生产的油菜籽,直接生产成本每斤0.6元~1.0元,而我国油菜生产亩均劳动力投入达8~10个,仅人工成本每斤就超过2元。”张学昆介绍说,这是国产油菜籽价格高于进口油菜籽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雇工难、用工贵等问题日益凸显。江西省发改委价格成本调查监审局对全省8县72户农产品成本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劳动力日工价同比上升38.3%,成为推动油菜种植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同时,土地流转、农资与服务费用上涨也较快。长期从事油菜生产管理的宋志荣告诉记者,种子、农药、肥料和机耕成本普遍上涨,油菜生产比较效益低,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河南、山东两省面粉产量均超过2000万吨,分别为4584.1万吨和2470.2万吨。
     
    Q4技术模式着力解决油菜种植中哪些问题?
     
    专家:形成套餐化的技术模式,主要解决不同区域技术不配套和农机农艺不融合的问题
     
    为了调动农民种植冬油菜的积极性,国家对油菜生产采取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一是对油菜种植给予每亩10元的良种补贴;二是开展油菜高产创建;三是实施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
     
    然而在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副教授周广生看来,要突破油菜生产中的制约因素,不仅需要治标,更需要治本。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必须将规模和效益、标准化和机械化结合起来考虑。
     
    “首先是建立集品种、栽培技术、机械动力为一体的套餐化技术模式,解决不同区域的技术不配套问题。其次是解决农艺与农机结合不紧密的问题,提高油菜机械化水平。第三是解决油菜种植效益差、效率低的问题,推动油菜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张学昆说。
     
    专家:根据茬口是否紧张来确定采取何种收获方式
     
    在油菜全程机械化中,机械收获是最大的难题。为了提高收获环节的机械化水平,技术模式对机械收获给出了“双选项”:一是分段收获技术,在油菜全株八成黄熟时,用割晒机或人工割倒,后熟5~7天后用拣拾脱粒机脱粒;二是联合收获技术,在油菜十成黄熟的时候用联合收获机一次收获。
     
    二者有何区别?农户如何选择?张学昆解释说,联合收割就像小麦、水稻收获,一次收获直接完成割倒、脱粒、秸秆粉碎,而分段收获是先将油菜割倒后,经过田间植株自然风干后,再拣拾脱粒。对季节茬口紧张的地区,可选择分段收获,有利于抢季节,降低损失率;而对季节矛盾不紧张、收获期气候较好、品种又具备抗裂角性的情况下,则可以选择联合收割。
     
    “联合收割优点在于作业方便、过程简捷,对于直播油菜具有较好的收获效果,其缺点是适收期短、腾地迟、损失率较高,对于移栽油菜特别是植株高大、高产群体、倒伏油菜收获效果较差。分段收获具有适收期长、损失率低、腾地早、适应性广的特点,适合于各种生产类型的油菜收获。”宋志荣建议,在目前品种和栽培技术难以满足联合收获的情况下,要重点推广分段收获。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9845.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