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国蜂蜜原料产量高于上年同期,价格涨跌互现,蜂王浆产量基本持平,价格大幅下跌。企业经营效益下滑,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或兼并重组。进口量大幅增长,出口基本持平,贸易顺差缩小。蜂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整体较高,但部分产品仍然存在问题。蜂产品网络营销悄然兴起,但由于缺乏监管,产品质量存在隐忧。
一、行业发展特点
(一)蜂蜜产量高于上年,蜂王浆产量保持稳定。上半年,我国油菜蜂蜜、柑橘蜂蜜、荆条蜂蜜等大宗蜂蜜产量高于上年同期。四川、湖北、安徽等地油菜蜂蜜产量增长,其中四川省产量同比增长约18%。浙江、江西、湖南等地柑橘蜂蜜大丰收,浙江衢州柑橘蜂蜜产量达到20-40千克/群。湖北、山西、山东等地荆条蜂蜜产量好于上年同期,蜂农普遍打蜜次数增加,平均产量超过25千克,同比增长近1倍。荔枝蜂蜜、龙眼蜂蜜、洋槐蜂蜜等产量欠佳。蜂王浆总产量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油菜蜂王浆产量有所增长。
(二)蜂蜜原料价格涨跌互现,蜂王浆价格大幅下跌。油菜蜂蜜、荆条蜂蜜原料收购价格有所下降,洋槐蜂蜜、荔枝蜂蜜等原料收购价格上涨。由于上半年主要油菜蜂蜜产区丰收,且蜂蜜浓度不高,导致收购价格下降,普通油菜原料蜜的收购价格为6000-6500元/吨,同比下降约10%;荆条蜂蜜原料收购价格为8000-10000元/吨,同比下降近15%。由于减产,荔枝蜂蜜、龙眼蜂蜜原料收购价格达13000-14000元/吨,同比上涨约10%;洋槐蜂蜜原料收购价格维持在上年17000-22000元/吨高位。蜂王浆收购价格波动较大,油菜蜂王浆价格低于去年同期10-20元/千克;进入5月,洋槐蜂王浆的价格同比下降28%。
(三)企业经营效益下滑,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上半年,在节日消费市场带动下,蜂产品特别是节庆包装和礼品包装产品需求较大,企业市场销售额有所增加,上海冠生园蜂制品一季度销售同比增长超过23%。但由于会议营销渠道受阻、食品和保健品市场监管力度加大、生产成本上升等原因,企业整体经营效益下滑,倒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或兼并重组。部分以单品销售为主的企业,积极投入新产品研发;部分企业参与兼并重组,寻求新的突破。
(四)产品销售渠道不断拓宽,网络销售尤为显著。近年来,由于房租、水电费、人员工资等生产成本大幅上涨,传统专卖店销售模式的利润大幅下降,今年以来企业撤店现象更加明显。同时,随着网络市场的迅速发展,蜂产品网络销售悄然兴起。目前,淘宝网(含天猫)蜂产品经营店铺多达1.5万家,以每家店铺年均销售额7.3万元推算,淘宝网蜂产品一年销售额达11亿元。北京百花、浙江江山等蜂产品企业网络销售额已占总销售额的15-20%。
(五)进口量大幅增长,出口量小幅下降。海关数据显示,1-6月我国蜂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量达5.65万吨,同比增长0.83%;贸易总额达1.73亿美元,同比增长10.56%;贸易顺差为10.25亿美元,同比下降3.27%。蜂产品进口大幅增长,进口量和进口额分别为2261吨和2436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6.07%和74.35%。进口产品价格较高,是我国同期出口同类产品的4-5倍,进口产品已迅速抢占国内蜂产品高端市场,并向中端市场渗透。蜂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为5.42万吨和1.49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小幅下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质量安全水平整体较高,部分产品存在问题。上半年,河南、上海、广州等地的抽查产品质量合格率均达100%,部分地区抽结果出现葡萄糖果糖含量低、菌落超标、标签不合格等,陕西、山西省抽检合格率仅为54.17%和69.23%。香港消委会蜂蜜质量抽查合格率仅为60%,主要为掺糖、含抗生素和除害剂等,部分不和合产品(如康维他)仍在国内市场销售。
(二)蜂产品网销市场缺乏监管,质量安全存在隐忧。淘宝网(含天猫)的1.5万多家蜂产品销售店铺中,蜂农直销店以自产自销、纯天然为卖点,占较大比重;这些店铺没有生产资质、产品QS认证,未经过权威部门检验检疫,产品存在安全风险。已被曝光的“康维他”、“蜜纽康”等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国外蜂产品,已从网购渠道进入我国市场,仅2-4月“康维他”商品成交数达10万多件。
三、有关政策建议
(一)加大对进口蜂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除进一步加强海关检验检疫外,工商质检部门应加大对进口蜂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全方位、定期对辖区内的进口蜂产品重点品种的进行监督检查。对检验检疫不合格以及没有合法手续的进口蜂产品,应令其立即下架、清查货源及销售渠道,并依法查处。
(二)提高网销蜂产品准入门槛。目前,食品流通许可证只针对实体经营场所发放,尚未涉及网络经营,产生监管空档。应研究对网络销售经营者进行实名制备案管理,结合购物网站承担连带责任等方式,加强对网络蜂产品经营的监管。养蜂学会、蜂产品协会等应联合构建网络蜂产品销售自律组织,制定相关管理规范,加强行业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