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国内农业 » 正文

    建设特色精品农业大市打造有机生态农业强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08    来源:网易新闻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淮南地处江淮之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资源丰富,是名副其实的煤海粮仓 。黑色的煤炭、红色的火电、蓝色的起源、白色的豆腐、绿色的家园,日益彰显五

    淮南地处江淮之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资源丰富,是名副其实的煤海粮仓 。
     
    黑色的煤炭、红色的火电、蓝色的起源、白色的豆腐、绿色的家园,日益彰显“五彩淮南”的独特魅力。
     
    淮南是1984年国家批准的13个 “较大的市”之一,拥有地方立法权。全市现有农业人口130万,耕地面积172万亩、可养水面38万亩。由于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淮南四季分明,农业自然和气候条件十分优越,适宜南、北方作物和各种动物生长。淮南种植业以稻、麦为主,兼种大豆、玉米、花生、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水产养殖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和河蟹、甲鱼、鳜鱼、黄颡鱼、青虾等名特优鱼类为主;畜牧业以猪、牛、羊等家畜和鸡、鸭、鹅等家禽为主。常年小麦种植面积155万亩、水稻种植面积14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35万亩、水产养殖面积28万亩,全市目前已形成优质粮、畜禽、水产品、蔬菜、豆制品、乳制品、食用菌七大主导产业。
     
    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是稳民心的产业,是富民的基石。淮南虽然是以煤电为主的工业城市,但农村人口占53%,“三农”工作一直是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淮南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两型城市”建设目标,全力推进“一主两翼”发展战略,不仅工业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农业和农村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2012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克服了宏观经济下滑和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保持了健康运行的良好态势。

    农产品产量稳步提高。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总产133.8万吨、同比增长5%。肉蛋奶总产19.1万吨、水产品总产7万吨、蔬菜总产78万吨。2010年该市曾被省政府评为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先进市,凤台县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现代农业扎实推进。开工建设7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建成凤台朱马店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首批13个特色精品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产业特色的专业村129个,建成省级特色专业示范镇1个、示范村13个。科技创新逐渐增强。自主研制稻麦新品种8个、蔬菜新品种13个;淮南市甘蓝工程育种中心、凤台县沿淮水稻工程研究中心被批准为省级农业工程中心;在农业部组织的“十一五”农业科研院所综合评估中,市农科所名列全省地市级农科院所第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土地流转面积35.1万亩,占承包经营面积24.7%。农民专业合作社707家,发展速度和规范化程度在全省领先。农业基础日益稳固。建立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制度,年培训新型农民1.5万人;农机综合作业水平74.8%,在全省位居前列。两家船厂获得渔船建造资质;市渔政处荣列全国首批优质船检机构。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835元,同比增长15.3%。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以来,淮南农业产业化水平稳步提高,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01.3亿元,较上年增长38.5%,规模上以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49家,较上年底增长130.4%,实现了农产品加工产值增幅和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增长两个全省第一。目前,淮南的农产品加工业水平超过了机器装备业,成为继煤炭、电力、化工后的第四大产业。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43家,省级龙头企业27家,国家级1家,分别比上年增加74家、6家和持平。 “八公山豆腐”、“马店糯米”分别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和农业部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全市有6家企业7个产品获得了有机食品认证;19家龙头企业62个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125个农产品通过了认证无公害。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85万亩,带动农户数20万户,全市农民户均来自农业产业化的收入突破2000元。全市农业招商引资6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一组组实实在在的统计数据,仿佛一串串优美的音符,在江淮大地上不停奏响丰收的欢歌。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淮南许多农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了重要地位,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粮生产基地。豆制品、乳制品、黄晶梨、食用菌、草莓等特色农产品声名远播,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八公山豆腐被公认为“国际性保健食品”,豆制品加工企业超过1000家。奶产量占全省1/3,黄晶梨、食用菌和草莓生产规模全省最大,是安徽省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乳制品加工基地。全市拥有亿元以上龙头企业28家,建设基地85万亩,带动农户20万户;拥有各类农业产业化企业 (组织)843个。凤台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水利先进县、全国农机化先进县、全国林业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农技推广先进集体、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试点县、全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十强县。
     
    今年以来,淮南市农委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各项工作快速推进。2013年全市夏粮产量61万吨,同比增长2.9%。上半年完成肉类总产4.22万吨、禽蛋产量2.48万吨、奶类产量2.13万吨、水产品产量3.45万吨、蔬菜42.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5%、1.8%、3.2%、2.5%和5.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600元,同比增长14%。
     
    2013年,淮南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将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培植优势农产品基地为重点,抓好主要农产品稳定供给。深入开展稻麦吨粮市创建,抓好30万亩吨粮田、60万亩小麦高产攻关示范片、70万亩水稻提升行动核心示范区建设,加快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重点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秸秆综合利用和水稻机插秧技术,凤台县水稻机插秧实现全覆盖。加快四大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创建省级以上蔬菜标准园2-3家,规划建设江淮瓜菜育苗集群基地。深入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推进养殖场规模化发展。打造沿淮沿湖优质水产板块,着力抓好“净水增鱼”试点,探索采煤塌陷区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开展重点水域渔业增殖放流,放流鱼种500万尾。二是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为重点,全面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水平。按照七大园区规划,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每个园区重点支持1个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园区招商引资和土地流转,组织编制一批重大招商项目,力争每个园区有1-2个大企业入驻;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成立土地流转仲裁机构,园区50%以上土地实现预流转。加快农产品加工区建设,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加快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开工建设2-3个农民居住新区。三是以延伸农产品产业链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转型倍增。加快市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凤台粮食加工园区、毛集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八公山-谢家集豆制品加工集聚区、潘集粮油食品加工园区五大农业产业化园区(集聚区)建设,力争每个园区有5家以上企业实现规模生产。抓好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和相关产业的整合,推进龙头企业的转型升级,力争2013年底农产品加工总值达到92亿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建设农业招商引资信息平台,开展招商引资信息共享。召开2-3次银企对接会和招商引资工作会议,组织参加合肥、上海两大农展。四是以创新农业经营机制为重点,不断增强农村经济活力。扶持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农村规模经营主体,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出台扶持农业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各环节的农业服务。进一步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完善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制度,实现应包尽包,提升农技服务覆盖率。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从事农业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400家。按照中央1号文件要求,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支持鼓励土地流转,推进农村土地托管试点,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五是以打造名优农产品品牌为重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完成“三品”认证20个以上。继续开展特色精品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培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在巩固完善已建成的13个特色精品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的同时,新建7个特色精品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推进标准化生产,全年创建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个、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2个。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坚持开展蔬菜、畜禽和水产品例行监测,加大产地和市场抽检密度,全年检测蔬菜样本15000个以上。加强动植物检疫和防疫工作,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六是以推动农民创业就业为重点,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新型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全年培训新型农民1.36万人。继续开展农民创业带头人评选。鼓励农技人员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共同致富。认真做好农村扶贫开发和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在2个扶贫重点县区、17个重点乡镇、108个重点贫困村实施扶贫攻坚工程,落实扶贫帮扶工作机制,力争全年脱贫2万人。
     
    目前,淮南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阶段,正确把握面临的形势,进一步理清思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寻求重点突破,是淮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未来五年,淮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将按照“四化”同步的要求,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建设特色精品农业大市,着力打造有机生态农业强市,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017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20万吨,农产品加工能力达到200亿元,农业适度规模比重5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万元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淮南市将切实抓好现代农业发展“六大体系”建设:一是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建稻麦吨粮田120万亩。建成七大现代农业示范园,打造20个特色精品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00家,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20万户。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蔬菜总产100万吨以上,豆制品年产量10万吨以上。二是着力构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000家。三是着力构建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实现农产品产地检测全覆盖。农业“三品”认证总量达到280个以上。四是着力构建农业设施装备体系。建设高标准农田100万亩,新增设施农业面积30万亩、设施渔业面积5万亩,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80%以上,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率90%以上。五是着力构建多元化农民增收体系。培训新型农民10万人以上。实施扶贫攻坚工程,实现10万人脱贫目标。六是着力构建农业发展政策支撑体系。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巩固“三资”清理成果。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9719.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