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资深教授钱士明说:“作为传承了几千年的祖国传统医学,中医不能失去农村这片基础的阵地,农村是中医药学的‘大课堂’!”
事实上,南京中医药大学已经为在农村普及中医知识、弘扬中医文化、施展中医疗效奋斗了多年。近3年来,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江苏省红十字会开展的“农民健康百村工程”,已经深入江苏境内的乡镇、行政村近百个,服务农民3.4万人,培训基层医护人员350多名,长期跟踪服务农村患者近百人。
“农民健康百村工程”普及中医知识的对象是普通农民,如何才能用最通俗的语言和表现形式,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知识展示给他们,从而激发其了解和运用中医的愿望和热情,除利用专家施诊的过程和疗效来凸显中医治疗的优势外,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师生们还一直在探索更多途径。
2010年5月22日清晨,记者来到如皋市吴窑镇福康医院时,眼前的一幕让记者也兴趣倍增。大学生志愿者们别出心裁的“活动项目”引来大量村民的围观和参与,他们有的在现场教村民熬起了药粥、泡起了药茶,有的带领村民打起了养身太极拳,还有的和村民们玩起了猜药名的文字游戏。
负责药谜区拟谜的南京中医药大学志愿者李轩涛告诉记者,两天来,志愿者们共悬挂了2000多条有关中药名的字谜,最终被村民们猜中了600多条,有些村民甚至连某些中药的功效都记住了。
中医怎样才能真正扎根农村
“医生,你们能经常下来走走吗?南京离我们这里不远,几个小时就到了。”每当专家结束义诊准备返程时,农民的话语总会让人动容。然而,中医与农村的距离是无法用简单的里程来衡量的,缩短它也不能仅靠专家队伍的频繁往来。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兴华认为,在现行的医疗体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已成为很多医院心照不宣的事实,相比之下,中医廉价的优势却成了自身发展的“劣势”,导致了很多医院中医科的萎靡和中医人才的流失。
要想让中医造福更多农民,要先从农民自身寻求突破。“政府在农村有很多培训工程,也有很多专项资金,但对普及农民防病养身知识这一块鲜有涉及。”钱士明说,政府应加大对农民中医常识、保健知识的培训力度,这对减少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减轻农民医疗负担和节省政府医疗补助支出都有现实意义。
提高农民对中医治病、保健的信赖程度和运用能力,除了需要政府组织培训引导外,让农村经验丰富的中医“土专家”充分发挥能量也很重要。有专家表示,这些土生土长的“乡村医生”往往可以通过传统中医疗法和言传身教更好地保障农民健康。
“目前,我国实行的执业医师考试制度,没有考虑到农村、农民、乡村医生的实际情况,其报考门槛对好多乡村医生来说过高,试卷也没有按照医疗机构中人员的实际情况分出不同等级,造成乡镇、乡村卫生人员难以考取执业资格。”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旭东说,全国现有乡村医生88.22万名,其中具有执业(助理)医生资格的只有11万人,大部分“非法乡村医生”都是中医。让几十万名乡村医生“失业下岗”,是一种资源浪费。
专家们建议,卫生部门应增设乡村医师执业资格制度,并将执业医师考试按照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设置不同类别的命题进行考试,为更多的乡村“土医生”能理直气壮地在家门口为农民开展中医服务提供方便。
重庆市卫生局局长屈谦:
中医药重在治未病,将关口前移,技术门槛和经济门槛都比较低,非常符合基层,尤其是农村的实际,一定要重视农村的中医工作。目前农村中医的诊疗费较低,现有医生缺乏积极性,也难以吸引新的人才。应逐步提高农村中医的诊疗费,并提高中医药在新农合中的报销比例,这样农村的患者不用增加支出,医方的利益也得到了保障。
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教授米烈汉:
中医药诊疗方法操作简便,中草药资源丰富,费用比较低廉,对许多常见病和多发病疗效突出,在农村地区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十分重要。应根据基层的实际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扩大中医药服务领域,参与农村卫生的医疗、预防、保健过程,降低群众医疗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