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政策 » 正文

    张桃林:以农业机械化支撑和引领农业现代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03    
    导读

      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实现农业现代化,要以实现

      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实现农业现代化,要以实现农业机械化为前提。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发展农业机械化,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连续9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其中2012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这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我国农业机械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六大以来,国家先后公布实施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法规保障。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投入连年大幅增加,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和企业生产的积极性。2010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实现由人畜力为主向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

      十六大以来,农机装备总量增长、结构优化速度之快前所未有,2011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9.77亿千瓦,是2002年的1.69倍;大中型拖拉机达440万台,是2002年的4.9倍。农机作业水平提高之快前所未有,2011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4.8%,比2002年增加22.5个百分点,增幅相当于前35年的总和。薄弱环节机械化突破之快前所未有,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过程机械化,水稻机械种植水平从2002年的5%提高到2011年的26%,玉米机收水平从1%提高到34%,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精量播种等先进农机化技术迅速推广。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发展之快前所未有,2011年农机化经营总收入达4509亿元,农机专业合作社2.78万个。农机工业发展速度之快前所未有,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我国跃居成为世界农机制造大国。

      农业机械化的跨越式发展,有效缓解了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的突出矛盾,有力保障了农业稳定发展,挖掘了粮食增产潜力,引领了耕作制度改良,推动了农业技术集成、节本增效和规模经营,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实现粮食产量“八连增”、农民收入增长“八连快”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深刻认识农业机械化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建设现代农业中的历史使命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科技进步息息相关。实践证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直接加速了农业的科技进步。农业机械化正深刻引领着作物品种选育方向、耕作制度变革方向、栽培模式改进方向。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日益从以生物技术为主转向生物技术与机械化技术并重。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科技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入、这样紧迫。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机械化过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未来更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一要在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中进一步发挥农业机械化的基础支撑作用。农业机械是先进的生产工具,是先进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农业机械化水平成为衡量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能实现人畜力所不能达到的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能做到定量、定位、适时、保质完成农业生产作业,挖掘稳产增产潜力,有力有序开展抗灾救灾,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能使土水肥药种等投入品实现精准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显著提高资源利用率。没有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就没有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在青壮年农业劳动力日益短缺、劳动力成本持续提高的趋势下,必须加快推进劳动过程机械化,确保我国农业不萎缩不凋敝、农业生产力稳定提高。

      二要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中进一步发挥农业机械化的关键载体作用。现代农业靠科技,科技到田靠农机。深耕深松、精量播种、精准栽培、均衡施肥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离开农业机械光靠传统的人畜力根本无法实现。在农业劳动力整体数量下降的今天,良种、良法的推广和使用,必然要以农业机械为载体,依靠具有较高技能的农机手或农机合作社成员,否则难以有效推广实施。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开展耕种管防收全环节统一作业服务,科技入社就意味着科技直接到田,显著缩短了技术应用的传导链条,提升了农业技术推广质量。通过机械物化农业技术是大规模应用先进农业科技、实现现代意义精耕细作的主要途径。必须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推动先进农业技术标准化、集成化、规模化推广应用,使之快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三要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进一步发挥农业机械化的核心纽带作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是促进农业科技普及应用、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证。实现劳动过程机械化,必然要求农民具备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农业机械的操作维修。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根据调查,目前活跃在农村的5000万农机手,大多是有相对较高文化素质和较好身体素质的中青年农民,其中的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负责人懂农艺技术、会操作机械、善于经营管理,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因此,必须加快推进农业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以此为纽带,培养更多的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能手,催生更多种植大户、养殖大户,造就更多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使之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

      三、多措并举推动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仍将保持较快步伐,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农业生产对农机应用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农机化法律保障、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工业支撑将更加有力,我国农业机械化整体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必将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深入发展。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仍存在较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特别是机耕道等农机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机农艺技术融合度不高,一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速度不够快,一些农业生产急需的农机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等。

      国家提出,到2015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要超过60%,2020年达到70%,基本实现机械化。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以发展农机服务组织为主攻点,以提升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为突破点,以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装备和技术为着力点,落实完善政策,培育发展主体,加强管理指导,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推动农机装备总量稳步增长,装备结构不断优化,粮棉油糖等作物田间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养殖业、林果业、渔业、设施农业及农产品初加工业机械化协调推进,农机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对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政策,创造环境。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完善补贴管理办法,规范操作程序,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的引导效应和市场机制作用,支持农民购置和鼓励企业生产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农机具,加快提高我国农机装备水平,改善装备结构。实施重点环节农机作业补贴试点,支持应用深松整地、秸秆还田、高效植保等增产效果明显、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的农机化技术。减免农机作业服务税费,鼓励开展农机保险业务和农机信贷业务,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实施农机化推进工程,增加安全监管、推广培训、试验鉴定和农村机耕道、机库棚等基础设施投入,力争在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投入方面取得新突破。

      二是把握重点,全面发展。继续集中力量尽快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由耕种收环节机械化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机械化延伸,同时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因地制宜逐步推动经济作物、养殖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机械化。建设农业机械化示范区,继续鼓励农机化发展基础比较好的地区率先发展,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要按照全力普及机耕、大力发展机收、努力突破机插机播的思路,扶持、指导丘陵山区机械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农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认知程度和农业机械操作水平,全面提升农机从业人员素质,造就更多新型职业农民。

      三是培育主体,社会服务。围绕提升农机化整体运行效益,引导政策、资金和技术指导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倾斜,积极引导开展社会化作业服务,支持鼓励农机户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创办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农机协会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提高农机服务专业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具备条件的地方,应把合作社建设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将农机合作社培养为延伸农机公共服务的载体和引领农机化发展的龙头,带动大型、复式、高性能机械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励农机制造企业自建品牌营销网络,专业流通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和区域中心市场,方便农民选购农机,提供优质的维修和配件供应等售后服务。

      四是强化监管,安全发展。深入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切实履行好法规明确的各项职责。完善农机质量标准体系,制(修)订农业机械安全技术强制性国家标准,保障农机产品质量、维修质量和作业质量。依法组织开展在用农业机械的质量调查,强化对财政补贴机具质量保障督导和质量跟踪调查。健全农机质量投诉网络,督促企业履行质量承诺和售后服务承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机械产品的行为,规范农机作业服务、维修服务、中介服务、机具租赁服务、旧农机具交易市场。尽快制定农业机械更新报废制度。加强对农业机械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知识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发生。

      五是完善体系,创新机制。多渠道积极争取投入与深挖现有资源潜力并举,全面加强基层农机管理、鉴定、推广、监理、维修、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提升人员队伍素质,提高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加快建立健全产学研推有机结合的农机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农机化科研院所、高等学校、骨干企业及其他部门相关科技力量的横向联系,充分发挥农机化科技的整体优势。建立健全农机与农艺专家协同攻关机制,选育适宜的品种,确定合理的种植模式,研发经济有效的机具。推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和建设,逐步建立推广机构服务指导、农机服务组织、企业参与合作的新型农机推广机制。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小编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8559.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