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政策 » 正文

    醴陵市农民培训工作情况汇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03    
    导读

    尊敬的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农委李主任及《省农民培训条例》立法调研组一行,热忱欢迎领导莅临醴陵检查指导工作。一、醴陵基

    尊敬的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农委李主任及《省农民培训条例》立法调研组一行,热忱欢迎领导莅临醴陵检查指导工作。

    一、醴陵基本慨况

    醴陵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地处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配套试验区,是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和花炮之乡。全市2157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一个经济开发区和长庆示范区,396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04.4万,农业人口89.2万,农村劳动力49.81万。耕地55.6万亩,其中水田50.2万亩。是全国粮食主产区和牲猪养殖大县,1990年成为长江流域双季稻成建制亩产过吨粮第一个县(市),粮食总产连年稳定在45万吨以上,2011年突破50万吨, 2009-2011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年出栏牲猪100万头以上。 2011年,全市社会生产总值332.7亿元,完成财政收入28.4亿元,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中部十强、全省四强县。

    “十一五”以来,醴陵市委、市人民政府高级重视农民培训工作,共投入资金930多万元(上级项目资金874.8万元,配套58.325万元),对2.2万多人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另外,对13.8万多人开展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受训农民掌握了1门以上的职业技能,为农民发家致富和产业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当前农民培训内容、形式

    当前农民培训的内容:一是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结合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农机购置补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农业农村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对从事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以及从事农业经营和农村社会管理的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内容以农业生产及管理技术、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农机操作及维修技术、沼气建设及维护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及农村社会管理知识等为重点,提高农民职业技能,促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在开展技能培训的同时,辅助开展以国家农业农村政策法规、农业安全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经营管理常识、道德素质、艾滋病防治、农村消防安全、科普知识等农业农村公共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培训对象为种养大户等农业农村生产和经营人才。培训专业包括种植业生产服务人员。包括病虫专业防治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肥料配方师、蔬菜果茶园艺工、种子农药经销员;畜牧和渔业生产服务人员。包括畜禽繁殖、养殖员,水产养殖员;兽医服务人员。包括乡村兽医与动物防疫员;农机服务人员。包括农机操作和维修员;农业经营管理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人员、沼气工、农村经纪人;涉农企业从业人员。包括农产品贮藏加工和流通企业技工、乡村旅游服务员。二是农业专项技术培训。结合粮食高产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地方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在关键农时季节对社员和从业农民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培训内容紧紧围绕项目和产业发展,以主推品种、种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知识为主,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现场示范指导。

    农民培训的形式:一是坚持送教下乡。把培训班办到乡镇、村组以及农户家门口,使农民不出乡门、村门,甚至家门就能学到一技之长;二是探索办班模式,尝试了校企联合、校校联合、校村联合、校技联合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如病虫专业化防治员的培训,采取校技联合培训模式,由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负责生源组织、教材开发以及教师选派,提高培训效果。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是基础,具体操作是关键,开办农民田间学校培训班,把培训班办到田间地头圈舍,让农民在实践操作中提高;四是将培训与农时季节、生产环节、关键技术紧密结合,让农民就地就近“干中学、学中干”,通过组织观摩、开展竞赛等模式来开展培训工作;五是打造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专家与学员的互动,为学员网上提供生产技术、农产品销售信息,技术短信服务,将培训链延伸。

    三、农民培训工作的现状、取得的成绩、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农民培训工作的现状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一是强化责任。将农民培训工作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内容,使项目管理者身上有压力,更有动力把实事工作做好,做出成效;二是夯实领导机构。把财政、农办、畜牧水产、农机、乡企等职能部门纳入到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强化职能分工和协调合作;三是签订责任合同。市农业局与各培训基地就双方的权与责进行了约定,明确培训基地的法人为第一责任人,对整个培训负总责;四是制订实施方案。对培训的目的、范围、内容、时间、管理以及补助资金等方面进行规范,做到有的放矢。

    2、遴选机构,分解任务。根据省农民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我市通过在醴陵城市主要交通要道、农业信息网上发布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征招公告,由符合条件的培训基地先申报,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县农业局组织专家初审,市农业局复查,省农业厅审核的程序进行认定。认定的培训基地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教师队伍优化,法人的事业心强,对培训质量有保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市阳光工程成员单位按照专业不同就培训任务进行了分解。同时对培训进度不快、培训质量不高的培训基地实行动态管理。

    3、强化宣传,扩大影响。一是会议宣传。就国家实施阳光工程的政策进行解读,对培训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要求,对后段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二是第一节课宣传。每一个培训班的第一节课,市农业局主抓工作的同志到场,讲解农民培训的政策,使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三是媒体宣传。利用醴陵电视台零距离播报栏目、醴陵农业信息网、醴陵手机报、短信平台以及阳光工程QQ群不定期报道农民培训工作开展情况,涌现的先进典型,接受群众的监督。四是召开现场会。让培训基地看有样板,学有典型。

    4、强化协调,合力推进。根据培训专业,充分尊重各行业的意见,发挥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从思想认识、招生对象、教材开发、教师选派、培训服务等方面达成共识,共同推进农民培训工作的开展。如畜禽繁殖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专业的培训,畜牧局落实了专人负责,基层畜牧站全程参与,根据本地养殖产业(牲猪、鸡鸭以及草食动物)组织生源培训,生源全部是从事养殖的专业户,安排了高级畜牧师授课,开发了《村级动物防疫员》、《畜禽繁殖员》两套教材,互动式的培训模式,深受农民喜欢;植保员的培训,市植保植检站大力支持,安排了在水稻病虫害防治方面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专家授课,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理论联系实际,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有效。

    5、抓环节监管,促培训到位。重点落实在把好“十关”: 一是把好课件关。实行多媒体教学;二是把好生源合格关。与农业产业挂钩,开展培训需求调研,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适应性;三是把好师资关。遴选了一批业务能力过硬、实践经验丰富、口头表达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乡土专家充实到农民培训讲师团;四是把好政策宣传关。在每期培训班的开班典礼上讲解阳光工程政策;五是把好全程监管关。派专人跟班指导,查问题指出整改意见;六是把好培训时间关。按照培训规范,制订教学计划,落实培训课时和学时;七是把好影像资料关。每期培训班要进行全程摄像;八是把好学员评价关。了解培训班的培训效果;九是抓好学员上报关。做到受训学员与上报学员一致;十是把好跟踪服务关。通过现场走访、电话回访及座谈等形式,了解学员的工作状态、创业情况、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并千方百计想办法解决学员生产中的难题。

    (二)取得的成绩

    1、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通过开展农机操作培训,提高了全市农机装备水平,2011年推广插秧机78台,早稻机插面积达5万多亩,突破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机插率由以往的5%提高到了8-10%;机耕率达到了95%以上;机收率达到了92%以上,为水稻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植保员的培训,病虫防治由独家独户施药向病虫害防治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如颖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业合作社承包了泗汾镇石湾村、枧上村等15个村,6300多户,4万多亩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成为了基层服务农业,致富农民的农技推广服务机构,有效地促进了全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贺家桥镇七星村通过组织村民开展蔬菜园艺工培训,由村委牵头、农户参与,建了一个100亩左右的蔬菜生产基地,并成立蔬菜生产协会,带动蔬菜产业发展,促进农民致富。

    2、培育了一批职业农民。通过培训,涌现了一批依靠科技发家致富的职业农民,成为了推进醴陵现代农业发展的典范。如泗汾镇农民巫启凤,通过参加集中育秧员、机插秧培训后,投入100多万元,走工厂化育秧的路子,在泗汾镇农场居委会建立了2080平米的水稻育秧大棚,替周边200多户农户提供商品秧600多亩,并购买高速插秧机4台,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实行水稻生产从育秧到机插技术全程服务,年实现利润30多万元。嘉树镇井冲村学员张国付,在养猪亏损近10万元的情况下,通过参加阳光工程畜禽繁殖员培训班的学习,不断开展规模化、产业化生产,走出了一条依托科技和区位优势,科学养猪的创业之路。目前,已生产仔猪500多头,出栏1100多头,利润100多万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牲猪养殖大户;贺家桥镇琥玛村畜禽繁殖员培训班的学员贺中全,培训后,采取良舍、良种、良医、良饲、良法等“五良”养殖技术,使仔猪的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猪的料肉比达到了2.63:1。现存栏能繁母猪43头,存栏生猪356头,2011年预计出栏生猪600头,纯利润可望达到70多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60%的农户开展了牲猪养殖产业,在今年的村民选举中,他还被推选为村主任,成为了带领周边农户发家致富的科技带头人。

    (三)存在的问题

    1、培训质量有待提高。培训要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服务,要以农民需不需要,接不接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培训质量的标准。

    2、思想认识有待增强。从各级党委、政府到受训者都应该增强对农民培训工作的思想认识,把它作为富民强国的把手推进。

    3、投入力度有待加大。目前,农民培训工作还存在培训面不大,培训资金不足的严重问题,要把培训资金列入农民终身教育投入范畴,建立培训长效机制。

    4、政策扶持有待跟进。运用金融、信贷等宏观政策,着力解决农业企业、农民创业和返乡农民置业的资金、土地、税费优惠等问题。

    三、农民培训的经费来源渠道和保障体系

    农民培训的经费来源渠道主要是通过国家的项目资金来开展培训工作,各级政府很难将农民培训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导致农民培训经费严重不足,享受培训的范围有限,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并未建立。

    四、农民培训队伍建设问题

    (一)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1、建立师资队伍培训的长效机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选派师资到部、省厅、农业科研院校去进修,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近年来共安排10多人次到农业部现代农民培训基地培训学习;300多人次到省现代农业培训基地培训,还有20多人通过函授、自考等途径取得了中专以上涉农专业文凭。县农业局针对人才发展和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多次组织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专家对基层农技人员开展培训,提高了他们服务的能力。

    2、成立了农民培训讲师团。把了解农村、熟悉农业,贴近农民,具有一定资质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培训教师、专家、特别是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作为农民培训讲师团成员,供各培训基地聘任,为农民培训师资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个平台。

    (二)教材建设情况

    根据专业设置以及培训规范的要求,选用部、省编写的通俗易懂、针对性强的培训教材,免费发放给参训农民,确保每人一套。同时,针对地方产业发展特点,组织了农业、畜牧等部门的专家编写了《病虫害专业防治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畜禽繁殖员》、《黑山羊养殖技术》等培训教材,免费发级参训农民。

    (三)教学设备情况

    为了确保培训效果,使受训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每所培训基地都添置了教学设备,如电脑、投影仪、教学光盘等,全部课程实行多媒体教学。有的培训基地还安排了专人专车,全程为农民培训提供服务。

    五、农民培训机构及基地建设问题

    当前,农民培训机构包括涉农院校、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以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办机构。涉农院校的条件比较优越,师资、教学场地、食宿条件、设施设备等资源丰富;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具有优质的培训师资、建有一批实习实训基地,设施设备比较齐,住宿条件有待解决;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合格的生源,实训基地、教学场地、师资优越,食宿条件比较差;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办机构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涉农师资。实习基地建设主要依托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种养大户所建的基地开展。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小编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8436.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