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专家观点 » 正文

    “长征之路”申遗将推动红色游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03    
    导读

    中国园林网12月7日消息:近年来,我国逐渐掀起一场申遗热潮。而随着申遗工作的开展,申遗的对象已不仅仅是单一型遗产,而是逐步向

    中国园林网12月7日消息:近年来,我国逐渐掀起一场申遗热潮。而随着申遗工作的开展,申遗的对象已不仅仅是单一型遗产,而是逐步向文化线路型遗产、组合捆绑型遗产转移。日前,将“长征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业内呼声较高。相关专家认为,“长征之路”申遗可体现中国作为文化大国的自信,或可带动红色旅游从观光游览向文化体验进深。

    申遗动向趋新

    “长征之路”申遗呼之欲出

    去年,“中国丹霞”地貌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40项世界自然遗产,一时间申遗成为业内的热门话题。而“中国丹霞”项目正是中国把全面展示丹霞地貌形成演化过程的福建泰宁、湖南莨山、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等6个丹霞地貌风景区“捆绑”申报自然遗产的。这也说明,近年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出现了新的动向,跨国型遗产、文化线路型遗产、组合捆绑型遗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对此,曾将广东丹霞山成功申遗的丹霞景区管委会主任黄大维对于“长征之路”申遗等新动向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对中国来说,长城是文化线路型遗产,丝绸之路、大运河作为文化线路也是众望所归,“万里长征之路”也应当成为文化遗产。

    选取重要节点

    “长征之路”符合《世遗公约》

    根据《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文化遗产标准,第3条“即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第6条“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业内人士因此认为,“长征之路”申遗并非“空穴来风”。

    而对于“长征之路”的构成及主要特色,黄大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可以将江西井冈山、瑞金,贵州遵义、赤水,四川泸定桥、松潘,陕西延安作为长征之路的重要节点。”他认为,长征体现了“人本精神”、“君子之勇”和“进取精神”,为“长征之路”申遗,能够唤起国际社会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关注和重视。

    业内专家:长征之路申遗可体现文化自信

    “‘长征之路’申遗条件成熟,作为一种文化线路及组合捆绑型遗产,为其申遗可以体现我国作为文化大国的一种自信。”北二外中国闲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翔告诉记者,“‘长征之路申遗对我国旅游业及整个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将具有一定的贡献。”

    魏翔同时表示,目前中国申遗过热,申遗的主旨应该是对遗产的保护,并不在于开发。这一点和黄大维“申遗可确保长征沿线历史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观点不谋而合。

    “开发需注重可持续性,对于遗产的保护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魏翔说,例如,可以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行的“善行旅游”,通过这种方式促进遗产保护与人的发展。

    ■业内声音

    “长征之路”申遗将推动红色游发展

    谈到“长征之路”申遗,深谙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的国旅总社国内部副总经理孙立群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说,目前,井冈山、遵义、延安已经是成熟的红色游目的地。如果申遗成功,未来可以将点串成线,组合成“长征之路”系列线路,例如江西至贵州段、贵州至云南段等一组一组的产品。而且更重要的是,红色游的看点内涵也将发生改变。她表示,目前市场上的红色游线路大部分为参观纪念馆、历史遗迹,更多的是观看性的,但红色游真正打动人的应该是体验性的。“长征之路”是一条线,因此可不再只局限于观光游览,更多地可以发展点与点之间连接和沿途的文化体验。目前,红色旅游的游客主体为单位团体,散客比较少。“长征之路”体现的“长征精神”和进取精神将吸引更多的个人尤其是年轻人。

    推荐阅读:

    湖南三项目申遗力 争世遗零突破

    鼓浪屿争取2013年申报世遗 规划年底将完成

    进入世遗时代的西湖勿忘“他山之鉴”

    西湖申遗完全读本:民间期待 对明天我们有话要说

    (来源:北京晨报 )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小编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8074.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