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专家观点 » 正文

    陈锡文:及时总结和提升农民的实践经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29    资讯整理:农业供求网    
    导读

      我国解放前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民。

      我国解放前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民。新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农业、农村是否实现了现代化,农民的身份是否得到转变,农村是否富裕起来。从人类社会发展史来看,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都遇到农民如何从生产使用价值到生产价值的身份转变问题。虽然各国情况不同,转变的方式不同,但这一转变都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飞跃,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从未来的社会发展来看,消灭城乡差别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说,“三农”问题是一个伴随人类社会始终的问题,只是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涵,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

      “三农”问题是我们党长期关注的基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城乡差别仍然很大,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因此,中央多次明确强调,“三农”工作是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到政策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大了强农惠农的力度。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的改革发展目标,这对于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新里程碑。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资源有限,再加上“三农”基础薄弱,许多历史遗留的问题还不能在短时期内得到根本解决,我国农民转变身份的难度还很大。

      不可否认,我们过去对“三农”问题的看法长期存在一些偏颇,并影响到有关理论、体制和政策,这就使原来的城乡差别、工农差别雪上加霜,成为目前我国“三农”问题的一个症结。因此,在“三农”问题上只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实际工作。何伟撰著的《“三农”问题症结所在》(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一书,对我国“三农”问题的成因进行了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分析,并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一些引人思考的思路和建议,如应形成大农业观,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为一个独立产业;应大力扶持中介组织发展,推动农业经营产业化、市场化等。该书还介绍了山西应县将党支部建在协会、广东德庆县用“三化”来武装农民等鲜活实例,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该书的出版再次说明,农村的改革发展,不仅是亿万农民的伟大实践过程,也需要理论工作者及时对农民的实践和经验进行总结和提升。唯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为形成正确的体制和政策提供丰富的营养。

     
    (文/农业供求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农业供求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4312.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