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标准 » 正文

    天长:探索农业产业“双轮驱动”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7-26    来源:新华网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7月7日一大早,位于安徽省天长市的安徽牧马湖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牧马湖集团)迎来了省专家组的现场考察。原来,该企业与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承担了省重点研发项目,专家们受邀到现场进行打分评价。

    7月7日一大早,位于安徽省天长市的安徽牧马湖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牧马湖集团)迎来了省专家组的现场考察。原来,该企业与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承担了省重点研发项目,专家们受邀到现场进行打分评价。

    “企业能‘攀上高枝儿’,与诸多高校携手,承担省里重点研发项目,多亏了市里开展的‘产业链、创新链’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安徽牧马湖集团董事长胡胜桃说,天长市通过深化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探索科技和制度协同创新,找到了一条促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好路子。

    社会化服务,盘活农村闲置资源

    小暑前后,在天长市汊涧镇张营村广袤的田野上空,数台无人机正按设定路线往返喷药,呈现出一派夏种夏管繁忙景象。

    “水稻田间化除施药后,48小时内需要上水,据天气预报,最近天长市所在的区域将有大到暴雨,赶在雨前施药,药效会更好,我们的人和设备全部出动,开足马力,赶在暴雨之前,完成托管喷药。”天长市禾禾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平东林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今年,他们全程托管9200亩水稻,涉及南京市六合区、滁州市来安县以及天长市的3个乡镇。目前,合作社的夏种全部完成,进入田间管理阶段。

    前些年,平东林带领5个大学生创办天长市禾禾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流转土地360亩,今年夏收小麦平均亩产850斤,都与粮食加工企业签了订单,价格比市场高,每亩增收近120元。”平东林说。

    “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指导下,我们合作社联合村集体、家庭农场共同投资入股成立村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平东林说,中心实现了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种植茬口安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农机服务、统一秸秆利用、统一产品回购、统一加工品牌销售“七统一”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该中心既是一个土地托管服务的新型农业经济主体,也是一个整合农村各类资源的平台。”平东林说,一方面,村集体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盘活了村集体闲置资产;另一方面,该中心吸收周边家庭农场和农事合作社的资金和农机入股,盘活了闲置在一家一户的农机设备。

    打造利益共同体,从一转了之变为积极参与

    “我家有70亩土地,合作社给我们提供育秧插秧、无人机植保等全程农事服务,家里的水稻去年增产近2万斤,增加了2万多元的收入。”张营村村民范齐云兴奋地告诉记者。

    说起村里的“土地托管”,汊涧镇汊北村大坝组村民徐恒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家10亩承包地入股村合作社,去年一季水稻保底收入为每亩450元,二次分红每亩得160元,被村合作社聘请负责田间管理收入达1万元。

    “村里有500亩土地交给合作社全程托管,村民空闲时间能去工厂或者在合作社里打工,平均每名村民每年能增加约5000元的收入。”汊涧镇汊北村党总支书记陈云告诉记者,汊涧镇已在6个村探索成立村级土地托管合作社,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村集体和村“两委”成员以资金和管理入股,其中小农户、村集体、村“两委”占股分别为50%、10%、40%。

    陈云说,过去的土地流转,小农户是一转了之,种田大户无论是盈是亏,皆与小农户无关,会出现流转大户经营不善亏损跑路的情况。如今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保底收入虽然低,但收益分红占50%,自家承包田种好种坏与他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农户从过去的一转了之转为积极参与。

    目前,天长市已有9500多户农户以9.7万亩土地入股182个经营主体,每年约实现收益4900万元。

    构建创新联合体,实现互补共赢

    “我们本着需求共征、平台共建、成果共转、培训共办、项目共商、利益共享的原则,充分发挥党的组织和政治优势,市科技局党组织牵头,通过签订党组织结对共建协议,共同打造农业产业的‘产业链、创新链’。”天长市科技局局长李晓明告诉记者,由天长市科技局牵头,组织南京农业大学提供最新的科技成果,禾禾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成果转化和全程社会化服务,各村级合作社负责经营,自负盈亏。在此基础上,由安徽牧马湖集团这样的龙头企业通过优质订单培育品牌,并与合作高校共同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最终用创新收益回馈“链条”各成员。天长市科技局提供项目和资金支持。

    李晓明介绍,2022年,作为“创新链”的市科技部门在“产业链”成员单位实施科技项目4项,安排财政资金64万元,南京农业大学等天长市水稻产业科技特派团成员单位提供最新科技成果5项,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研发3项,为产业链增收超500万元。

    “打造三个‘共同体’,探索科技与制度协同的‘双轮驱动’新模式,优势在于不与农民争利益,创新经营模式,把村集体、小农户、家庭农场、科研院校、加工企业、生产供应企业、仓储企业、销售商、金融保险等联合起来,形成产业联合体,实现互补共赢发展。”天长市委书记贺家平说。(查桂银本报记者吴长锋)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9979.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