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农业大省吉林降水丰沛,庄稼长势喜人。46岁的陈淑江忙里偷闲回到老宅作画。多年努力让他在城市安了家,但安静、舒适的乡下老宅仍是他的精神寄托,并为他提供创作灵感。
陈淑江既是农民也是画家,他的老家在吉林省桦甸市公吉乡西河沿村,是一个十分偏僻的小山村。1990年,桦甸市文化馆开始免费培训农民画创作者,从小喜欢绘画的陈淑江报了名。谁也没想到,三年后,他的作品《乡夜》便获得了中国现代民间画展金奖。
如今,陈淑江的老宅已有些破旧。外屋的炕上堆满杂物。炕上靠窗的位置摆着一张桌子,从外面照进来的光刚好落在桌子上。“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在这张桌子上完成的。”陈淑江说。
获奖之后的陈淑江迎来创作的高峰期,他的《秋》《秋到东北》又连获中国现代民间画展金奖。近30年来,其创作的1000多幅农民画作品,超过三分之一被各类机构及个人收藏。
尽管荣誉满身,但这似乎并没有改变陈淑江作为农民的本质,勤劳且朴素。这次回到老宅,他还抽空到田里喷洒了农药。
桦甸农民画根植在东北富饶的黑土地上,具有鲜明的农耕特点,传达了朴实的乡音民情。到陈淑江入行时创作队伍已有一定规模。
让农民闲时放下锄头拿起画笔,将“副业”变成“富业”的过程中,当地政府的积极扶持和一些农民画带头人的积极推广至关重要。桦甸市文化馆副馆长康梅花是其中代表之一。
康梅花自1987年至今一直是桦甸农民画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和推动者。早些年,交通、通信不便捷时,为了让陈淑江、王咏梅等人及时参加培训班,她总是想尽办法通知他们。
王咏梅与陈淑江同乡,一边务农一边挤时间作画,康梅花常常跑到她家送通知。2003年,王咏梅的作品在全国画展获奖,次年,她与某彩印厂签订约三万元的农民画订单。
目前,桦甸农民画创作者已达15000余人,桦甸也被评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近些年,康梅花在创作和辅导农民画作者之外,还积极开拓民间美术市场,走文化产业化发展之路,让作品走入市场,实现市场运作,形成劳动、资本、艺术、产业良性循环。
桦甸市市长赵争涛接受记者专访时也表示,当前农民画在中国迎来了更好发展时机,桦甸一方面要将农民画打造成特色产业,让更多人受益,另一方面还要推动农民画走向世界。
目前桦甸市已成立了多家农民画相关的合作社及公司,以农民画为引领发展文创产业发展。如今,与农民画相关的抱枕、布艺、壁画、文化墙等衍生品线上线下颇受欢迎。
最近几年,康梅花带领当地农民画家参加20多次展会,单是卖画就卖出50多万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农民画正在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康梅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