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闻名的“蔬菜之乡”山东寿光,与千里之外的“中国茶乡”湖北五峰,开辟了一条合作新通道。
只是,这条道上运送的不是蔬菜产品,而是成熟高标准运营平台和经验技术,凭借五峰独有的“中部高原”自然条件,嫁接出高品质高山蔬菜。
该县湾潭镇红旗坪村130多户菜农参与首批试点,大获成功,亩均收入均超万元,人均纯收入从3018元直奔8000元。
刷新观念:黄瓜嫁接南瓜
7月20日,一场雨刚过,深山里的红旗坪村山林葱翠,云雾缭绕。走进山东寿光技术标准的新建蔬菜大棚,农户蔡美云正忙着给黄瓜苗扯绳搭架。“这可不是普通的黄瓜。”蔡美云一脸神秘。
“这个品种口感堪比水果,叫水果黄瓜。”蔡美云解释,和普通黄瓜不同,水果黄瓜其实是南瓜的根、黄瓜的苗,嫁接到一起的。
“以前,假如有人来教我黄瓜该怎么种,我连谈都不谈。”在自家菜园里种了大半辈子菜的蔡美云说。改变,来自一次碰撞。2017年4月,红旗坪村金蕊蔬菜合作社自费组织10名社员赴山东寿光学大棚蔬菜种植。“一种蔬菜一年四季卖,一根黄瓜藤长到几十米,菜还能这么种……”一片惊叹声中,一场改变农业种植观念的种子在小山村萌发。
考察回来,蔡美云按照种植技术,2亩多水果黄瓜种得有声有色。可结瓜时,蔡美云一时“得意忘形”,没按照水果黄瓜七叶以下不留瓜的技术要求,当季蔬菜减产三成。
“偷师只能学到皮毛,诚心拜师才能有所得。”在五峰县农业局引导下,蔬菜合作社与山东农业龙头企业——寿光乐义投资集团旗下农业技术培训学校合作,学校派驻技术专家孙培才团队,为五峰提供全面技术指导和高标准蔬菜种植基地改造。
如今,蔡美云渐成行家里手。“南瓜根系比黄瓜发达,能吸收更多水肥营养,耐寒抗病性较强。把黄瓜苗嫁接到南瓜根茎上,产量能翻番。”蔡美云解释说,七叶以下不留瓜,主要是让植株结果前有更多营养繁殖根系,打好基础。“这就是科学种菜的魅力。”蔡美云说,现在乡亲们种菜都用上了这种新嫁接品种,用上新方法。
产业升级:标准化背后的秘密
五峰发展高山蔬菜多年,蔬菜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但大部分仍是靠天吃饭的“老品种、老方法”。
在红旗坪村试验基地,从土壤改善、智能大棚、高科技育苗基地,再到冷链物流,无缝对接了山东寿光全套高标准体系。
合作社智能化育苗基地一角,一片黑白相间的区块格外惹眼。“这是育苗的温床。”合作社负责人彭银城介绍,红旗坪村土地少,蔬菜规模有限,前期无法保证同批次供应多个菜品,创新用电热丝做个温控育苗床,“既可以保障黄瓜育苗发芽率,又能通过调节温度控制幼苗的生长速度,匹配嫁接苗的需求量。”
“这些黑白材料是特制的育苗营养基,经过无菌化处理。菜苗从幼苗就隔绝病菌,以后就不需要打农药。”孙培才表示,红旗坪村高山蔬菜用的都是寿光最前沿的蔬菜种植管理技术。合作社已建起智能化育苗工厂,完全满足当地菜苗供应;采用土耳其设备组建的水肥一体化系统让田间蔬菜“吃饱管够、缺啥补啥”;100吨组装式冷藏库确保蔬菜“新鲜如初”……
新建的蔬菜大棚,棚体更大更宽,水肥一体化和自动防风、喷淋等温湿度控制技术,用手机就能控制大棚卷帘、温湿度调控、浇水等环节,大幅提升了蔬菜生产的设施化、自动化水平,不仅保障了蔬菜品质,还降低了劳动强度。
菜农桑龙海用了一年新大棚后心里有数了:水肥一体化技术使化肥投入减少60%,节省2000元;新棚病虫害以预防为主,农药使用很少,投入减少约90%;同样种茄子,新棚管理水平更高,亩均增产约30%。
蔬菜下山:打通市场最后一公里
种植离不开技术,产业兴旺的背后是市场主导。
发展之初,金蕊蔬菜合作社对接大型商超。超市与合作社签协议,由超市分析顾客消费大数据,提供给合作社菜品信息,合作社根据需求调整菜品结构,并与菜农签订种植协议,“兜底”包销。
每年,合作超市的蔬菜价格会在一个区间浮动,彭银城制订一个中等的稳定价格,“前期上市会有价格和品质优势,后期量增后又积累了消费者的口碑优势,菜农可稳定增收。”彭银城说,农超对接减少了流通环节,多方受益。
红旗坪高山蔬菜已进驻多家品牌超市,年总销售额650多万元。武汉中商平价将开设专柜销售五峰蔬菜,并逐步推向省内各门店。“顾客普遍反映口感好,供货期能占到鲜活蔬菜近半销售额。”荆门中商平价超市优品汇负责人车荆华说。
消费者认可,市场有了保障,红旗坪高山蔬菜日渐兴旺。2016年,32户菜农102个大棚增收80万元,2018年120户菜农288个大棚增收400多万元,户均稳定增收万元以上。
彭银城说,高山蔬菜发展多年,过去受限于山区耕地面积少,基地规模有限。现在,红旗坪村的高山蔬菜模式已走出湾潭镇,在临近的采花乡白溢坪村建起70个大棚,“这迈出了高山蔬菜抱团发展的第一步,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