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驱车前往天门市石家河镇,所到之处,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灌溉自如,好一派现代化大农业耕作景象。
“以前种稻子,每亩最多收八九百斤,如今亩产可超过1300斤。”谈到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变化,唐店村村民汪新华一脸喜悦。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新战略的重大举措。作为农业大省的湖北,从2016年起,掀起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热潮,2000多万亩“望天田”“冷浆田”变成“吨粮田”“高产田”,土地产出效率得以提升,自己的饭碗端得更牢、更稳。
盯痛点,筑起粮食安全屏障
湖北省素有“中部粮仓”之称,连续多年粮食总产稳定在500亿斤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应有贡献。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农业基础薄弱,设施老化失修、功能退化等瓶颈,制约着粮食稳产高产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一项调查显示,全省人均耕地占有率低于全国水平,60%的农田只能抵御5年一遇的灾害,多数排灌设施带病运行,中低产田普遍居多。
耕地资源是粮食安全的重要资源保障,耕地数量及质量不保证,粮食安全将无从谈起。
2016年,省委、省政府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列为全省四大“补短板”重大工程之一,并成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协调机构”,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方案》。去年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安排部署。
以47个粮食主产县(市、区)为重点,优先选择建设条件好、相对集中的区域,集中连片推进。到2020年,全省将建成高标准农田3570万亩,建成后,亩均粮食综合产能可提高100公斤。
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负责人陈诗军介绍,高标准农田包含了“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等多方面内容,对土地整理、水利设施、道路交通、电力设施、土地培肥、林网配套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务必答好答优的必答题,全省以严格考核机制推动,将粮食主产县(市、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履职尽责考核,对完成任务不好的县市区,还要问责追责。
补短板,传统耕地焕发新活力
汉川沉湖万亩虾稻连作示范基地,一块块被整齐分隔的方块形田块,如同一个模子刻印出来一般。生态沟渠纵横交织,笔直的机耕路四通八达,农用机械可直接开进田间,每120亩稻田配备一个功能齐全的哨棚。
基地负责人介绍,这里原本是高低不平、分布零散的农田,经过三年的整治,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能机耕”的标准化高效农田,产出率提高近20%。
前些年,湖北省陆续实施过农业开发、农田水利等项目建设,有的标准较低,有的陈旧老化,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农业生产需要。对照“高标准”要求,农田建设“缺什么、补什么”,因地制宜提档升级。
天门市江店村是丘陵地带,农民基本靠种植水稻为生。相关部门经过多次调研,走访村民,发现江店村农业生产最大的困扰是灌溉用水不足。去年,天门投入2000多万元,对沟渠和泵站进行改造,对80多口塘堰进行整治,如今,以江店村为中心的周边1.2万亩农田灌溉难题得到解决。
传统耕地焕发新活力。经测算,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比之前产出率提高近20%。
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亩均投入不能低于3000元,钱从哪里来?据了解,各地探索“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农民参与”的多元化筹资机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襄阳、潜江、天门等地创新投入机制,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竞争立项等方式,激发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参与。
三分建,七分管。各地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管护”的原则,赋予村集体和投资主体的管护主体责任,签订管护合同,确保项目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聚合力,一改“五牛下田”局面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一个现象,高标准农田旁树立的项目标识牌上,法人单位不尽相同,包括发改、财政、国土资源、水利等部门。
经了解,过去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渠道分散、标准不统一,各部门各自为政。
从今年起,农田建设“五牛下田”的局面将发生改变。去年以来,中央、省级陆续进行了机构改革,将发展改革委农业投资项目、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原国土资源部农田整治项目、水利部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等职责整合,列入农业农村部门。
新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机制理顺后,更有利于集中力量高质量开展农田建设。”陈诗军说。今年,农业农村部将统一下达任务清单,从中央预算源头上对项目资金进行整合,设立农田建设专项。优先将划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
分步实施,一张蓝图干到底。按照规划,今年全省将完成34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陈诗军表示,积极鼓励各地加快建立农田建设管理体制机制,统一建设内容和要求,保质保量保进度,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广袤田野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