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植保机,这是插秧机,这是犁地机……”近日,在吴忠青铜峡市小坝镇新林村村民史兴安成立的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内,一台台现代化农机器械停放整齐,他指着机器眉飞色舞地介绍,“过些天,到了农忙季,这些机械可就是咱地里最先进、耐用的‘耕牛’。”
4年前,史兴安在新林村流转了400亩土地种植玉米。“过去,农民从种到收,没有任何机器搭手,效率低,质量也参差不齐。现在,从耕地、整地、播种、施肥、植保到收获,所有环节都是机械在忙,不仅有了统一标准,还解放了人力。”他说。
如今,史兴安在村里成立了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不仅能用于自己流转的400亩地,还为该村周边700亩地提供农机服务,这一切得益于青铜峡市不断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去年,新林村村民徐兴文将家里的7亩玉米地“托管”给了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从种到收,徐兴文不用出一把力。“我给服务站每亩地交550元的托管费,从耕地到收获,都是他们负责,全程机械化操作。收获的时候,他们直接帮我把玉米销售给企业,我啥也不用干,每亩地收获930元。余出了时间,我还能去打工,不用总耗在地里。”徐兴文说,农机耕种的作物,标准和品质都比人工耕种的要高,企业更愿意收购。
多年来,青铜峡市通过争取落实国家政策补贴项目,带动农民投资,自2005年至今,享受农机购置补贴机具达到2万台(套)以上,农机装备数量不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有力促进了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提高。截至2018年,青铜峡市落实玉米全程机械化新技术推广示范区1个,建设面积2150亩,投入各类机具29台(套);巩固建设区级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1个,面积3500亩;在8个镇建立了300亩-500亩水稻、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点8个;全市拥有农机总动力达52.8万千瓦,主要粮食作物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94%。
地里活有“铁牛”干,农民田间“靠边站”,不仅提高了收割效率,确保了颗粒归仓,还解放了劳动力,降低了农业产出成本。各类新型机械在田间作业,让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享受到了机械化作业带来的便利,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