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认为,我们国家基本的国情和农情,就是小农户生产长期存在,这就是我们所有的品牌农商发展面临的基本现实。现在我们两亿多个农户,每户土地经营的面积平均也就半个公顷,30亩以上的农户全国只有1032万户,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地块这么分散的国家,怎么将分散的小农纳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怎么让小农户更为有效、对接大市场,怎么让小农户享受到品牌带来的好处,这是我们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政策课题。
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是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越来越多的新型经营主体。但是我们国家人多地少资源禀赋也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像美国、加拿大那样,以大农场为主,这条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我们政策的着力点更多的应该放在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上,通过经营方式的创新,充分挖掘小农户的生产潜力和增收的潜力,要通过多种形式发挥好我们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强化服务和利益连接,要把千家万户的小农带起来,使其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受益者,而不是把他们挤出去。要通过增加技术、资本等现代要素的投入,促进小农生产向采用现代科技和生产手段转变,提升小农生产的集约化水平。
搞品牌建设,不可能把小农挤出去,更不可能消灭小农。但是怎么把小农带起来,要通过引导扶持小农生产,发展绿色优质生态农业,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扩大经营容量,增强小农的增收潜力。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专业型、合作型的社会化服务,包括积极培育区域性的农业公用品牌,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水平。
在“农产品区域品牌联合体”模式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带动和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帮助小农户抱团发展、联合突围,该模式是区域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下半场和必由之路。
我们说中国区域公用品牌工作绝大多数停留在上半场是指,工作只做了看得见的工作,工作不深入,多做表面文章,指导思想还是过去的旧的一套。
振兴乡村和区域经济,要把农业品牌做出实效,就不能满足和停留在产业规划和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上,我们要让工作扎实而迅速地进入下半场,即推行联合体模式:组建扶持一个能够担当区域和产业振兴大任的有实力的经营主体,在区域公用品牌之上打响一个代表品类的企业商用品牌。只有把市场做起来,让品牌彰显市场价值,才是工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