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国内农业 » 正文

    湖北黄石市全面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2-28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2018年,黄石全市农业总产值164.13亿元,增长3.4%;增加值99.43亿元,增长3.2%;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5125元,增长8.25%。

        2018年,黄石全市农业总产值164.13亿元,增长3.4%;增加值99.43亿元,增长3.2%;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5125元,增长8.25%。

        新增新型经营主体578家,其中合作社新增436家,达到3698家;家庭农场新增142家,达到1135家。

        新增土地流转3.2万亩,达到67.6万亩,占全市常用耕地面积的50%。

        一果(杂柑)、二茶(油茶、白茶)、三菜(藜蒿、食用菌、稻虾)等特色优势产业建成规模……

        一组组闪光的数据,是湖北省黄石市在2019年农历新年向全市人民交上的一份“三农”答卷。黄石市是中华民族工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近现代中国工业的摇篮。伴随着历史方位在新时代的定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这座传统工业城市的发展逐步转型,在“三农”领域谱写出了一曲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乐章。

        “2018年以来,黄石牢牢抓住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坚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绿色生产和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日前,黄石市委书记董卫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转方式调结构:选准产业清风自来

        城在山中,山在湖中。“半城山色半城湖”的黄石,近年来通过转方式、调结构,让农业呈现出了“小而美”的气质。

        在阳新县白沙镇舒畈村,曾经的不毛之地上,立体农业的雏形已经显现。不知荒了多少年的“黑石头山”被3000多亩红豆杉树覆盖,绿色成了它的新底色。据介绍,这片人工林从2013年起开始种植,舒畈村的产业格局也因为这片杉木有了变化。

        3000亩红豆杉树、600亩油茶、1100亩油菜……由远及近,自上而下。一年四季红黄交替让“黑石头山”变得光彩夺目;而每年10月油茶果实采摘后,山体又被油茶花的洁白笼罩。

        五彩斑斓的不仅是景色,还有舒畈人的日子。

        开展立体农业以来,人工林管护、油茶采摘等环节的用工需要,使舒畈村全村85%以上的闲置劳动力重新活跃起来,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增收。选一个产业就像培养一个孩子,选对了、培养好了,这个老人的养老自然就不用愁了。种植人工林,栽种油茶、油菜以来,我们不仅实现了村民稳定增收,还极大地修复了生态、涵养了水源,游客也越来越多。”舒畈村党支部书记金承树说。

        “黄石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以绣花功夫推进各项政策、措施、项目到村到户。特别是推行一户一策、一村一法以来,因地制宜制定贫困村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找准致贫原因逐户落实扶贫政策,85%的行政村集体年收入突破5万元,扶贫精准度和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黄石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杜水生表示。

        舒畈村的改变只是阳新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如今诸多富有活力的产业都在黄石农业版图中竖起新的坐标。

        在白沙镇石河村,先后开展的天冬、玉竹、金银花等中药材和油茶、苎麻种植等产业,让全村近千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2018年村集体收入26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836元。

        阳新县王英镇的27个村明确了“合作社+龙头企业+贫困户+旅游商品”的发展思路,通过“抱团飞地”锁定香(花)菇产业发展路径,每年100万棒、750吨优质富硒香(花)菇将带动各村集体和全乡600余户困难群众稳定增收。

        “2018年,阳新县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果蔬、苎麻、中药材、茶叶、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提档升级,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阳新县委书记王建华说。

        黄石市农业局局长黄学杰告诉记者,2018年黄石耕地流转面积增加了3.2万亩,达到67.6万亩,占常用耕地面积的50%。全市通过土地流转建设千亩标准化粮油基地46个,百亩以上蔬菜基地230个,百亩林果基地27个,还形成了一果(杂柑)、二茶(油茶、白茶)、三菜(藜蒿、食用菌、稻虾)为特色的优势产业板块。黄石通过组建“虾稻共作”、油茶、柑橘、蔬菜、畜禽、农旅融合、涉农电商等七大产业联盟,形成了“联盟+产业+农户+基地”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2018年,黄石发展“虾稻共作”面积6.7万亩,总面积达到10.6万亩,特别是阳新北富公司的“虾缘稻”大米还荣获了第15届中国武汉农博会金奖。

        黄石还大力推广“爱媛28”柑橘品种,新建示范基地3个、优质种苗繁育基地7个,新增柑橘种植面积5万亩,总面积接近10万亩。

        蔬菜产业联盟成员已达91家,涉及蔬菜生产、加工、经销和仓储物流等全产业链,联盟培育了注册商标20多个,其中6个被认定为湖北省名牌。

        涉农电商联盟发展盟员9个,通过线上宣传带动线下农产品销售的方式,把黄石港饼、杂柑、金牛千张、金柯辣椒等优质农产品卖到全国22个省份69个地市州……

        融合跨界:治根扶贫静待花开

        “2019年,黄石将继续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这其中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具体举措:第一是实施‘双十工程、双百产业、亿元项目’;第二是突出产业联盟;第三就是突出农旅融合。”黄石市委副书记、市长吴锦对未来充满信心。

        吴锦所说的“双十工程、双百产业、亿元项目”,是指重点评选10个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程和10个三产融合示范乡镇工程,打造百万亩双水双绿产业和百万亩果茶产业,以及实施一批农产品加工服务业项目;突出产业联盟,就是要搭建“技术服务、信息交流、品牌创建、市场营销、项目融资”五大服务平台,主攻“七大拳头产业”;突出农旅融合,就是要策划一批能展现乡土特色的节日庆典活动,打造一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创建示范点,建设一批特色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

        一系列布局不难看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黄石农业提质增效的新引擎。

        位于大冶市刘仁八镇的龙凤山,曾经由于无人理会、山火肆虐,植被破败、景象惨淡。2008年,返乡创业退伍军人刘合伍依靠多年发展农业积累下的经验和资本,重新规划了龙凤山的生态发展道路。

        单靠种植、养殖效益不高,刘合伍就为龙凤山确立了以乡村旅游带动一二产业的思路。连栋温棚采摘,劲牌水源地种植黑豆、黑米等原生态有机作物,农副食品加工,创意农业,高空栈道探险,亲子捉鱼体验……如今,一系列“网红”游戏让龙凤山成了集观光采摘型体验、自然教育型体验、休闲度假型体验、运动探险型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游体验乐园。

        花果飘香,山水长绿。龙凤山的休闲农业已经形成两园(即生态农业园和生态养生园)、一厂(农副产品加工厂)、二基地(黄石市中小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农副产品电商销售基地)和三展馆(鄂东南红色纪念馆,江南农耕文化展览馆、历史记忆收藏馆),2017年接待游客近75万人次。

        融合发展还为带动龙凤山的村民脱贫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你不种,我承包;你想种,我来教;你种了,我来销;种和肥,我先掏;丰收后,再补交;合作富,富得牢;共同富,激情高。”悬挂在龙凤山集团办公楼大厅的“三字经”,是企业与村民水乳交融最生动的说明。

        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龙凤山集团先后安排固定工人380名,临时工、季节工每年1万余人次,农户普遍增收2万-5万元。通过树立创业典型、培育家庭农场、培训实用人才等手段,增强农户脱贫内生动力和造血能力,周边8个行政村的村容村貌、交通条件和生活水都发生了改化,呈现出打工者返乡、无抛荒田地、无空巢老人、无留守儿童、无空心村的新局面。

        “我们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精准脱贫的根本出路,大力推动龙头经济、当家经济、特色经济、归雁经济、留守经济,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黄石市政协副主席、市政府扶贫办主任张保平说。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8072.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