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通知称,2019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扩大大豆种植。该部委明确提出,力争全年大豆和油料面积增加500万亩以上。
在今日发布的《2019年种植业工作要点》通知中,农业农村部指出,今年要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提升大豆和油料供给能力,组织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推进大豆良种增产增效行动,进一步提高大豆补贴标准,扩大东北、黄淮海地区大豆面积,研发推广高产高油高蛋白新品种。
同时,农业农村部还指示,要结合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选择325个重点县整建制推进,聚集重点作物,突出大豆、油菜等市场紧缺产品。
并且,今年要“扩大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调整优化试点区域,将东北地区已实施3年到期的轮作试点面积退出,重点支持黄淮海地区玉米大豆、长江流域水稻油菜的轮作试点。”
从去年春季开始,中国政府对大豆种植、补贴等方面的政策做出重大调整。
去年4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宣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进行玉米及大豆生产者将获得补贴。并且政策明确规定“大豆补贴标准要高于玉米”。
具体来说,2018年大豆补贴提高到每亩200元到210元,玉米补贴则降低到每亩100元。农民种植大豆不仅可以享受到大豆补贴,还能享受到每亩地150块的轮作补贴。不过,到年底时黑龙江省政府通知称,2018年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为合法种植面积320元/亩,玉米为25元/亩。
4月底5月初期间,多家国内媒体称,东北地区多个省市紧急下发文件,要求扩大大豆种植面积。长春市更是将扩大大豆种植面积作为农业生产的首要政治任务。黑龙江省明确提出“新增500万亩大豆面积,并在已安排1150万亩轮作试点基础上,再新增200万亩轮作试点。”
在去年12月28日、29日的农村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负责人指出,要确保粮食安全和如大豆等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本周发布的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也罕见指明大豆,称今年要完善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多途径扩大种植面积。
为何大豆政策调整力度如此之大?按照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李国祥的观点,一是解决过去粮食结构性矛盾,二是降低进口大豆的依赖度。
根据2017年的数据,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中国对海外大豆的进口依存度超过87%。当年国产大豆1455万吨,进口高达创纪录的9554万吨,是国产的将近7倍。其中,来自美国的大豆占比约为34%。美国是中国大豆前三大进口来源国的第二位。
对于大豆进口依赖程度高,李国祥表示,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随着城镇化发展,耕地面积在缩减,耕地资源不足。另一方面,进口大豆基本上都是转基因大豆,单产高,国内的非转基因大豆单产相对较低,不具有价格优势。最后一点就是国内大豆的规模化种植水平低,从而导致豆农利润比较低,影响到豆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