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湖北省咸宁市在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中,充分发挥绿色资源优势,做实做强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推进质效升级,引导持续发展,守护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
“咸宁”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朝的典籍中。《周易》有云:“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寓天下安宁之意。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鄂州永安县易名咸宁,这方土地由此得名,迄今已逾千年。
咸宁地处华中腹地、长江中游南岸,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这里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农业资源丰富,绿色潜力明显,曾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最适宜人居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多项荣誉,在全国享有“温泉之乡”“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茶叶之乡”的美誉。2017年10月,咸宁市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这个“国”字号的荣誉,开启了咸宁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吹响了咸宁乡村振兴发展的集结号。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示范区怎么建、建得怎么样?岁末年初,记者穿行在依然满目苍翠的青山绿水间,探寻咸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之路。
注重示范引领,突出顶层设计,“1号工程”展蓝图
绿色,是可持续的“底色”,是高质量的“成色”,更是咸宁的“本色”。在改革开放40周年暨咸宁撤地建市20周年之际,咸宁,这座年轻的城市,正行进在“绿色崛起,2020看咸宁”的航程之上,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则是奋勇争先的一匹“头马”。
“示范区这个金字招牌,争回来,就要建好!”这是市委书记丁小强对咸宁农业部门下达的“军令状”。在丁小强看来,咸宁是农业大市,但农业大而不优、不特、不强。建设示范区恰恰弥补了咸宁农业的不足和短板,是切合党中央推动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强市富民的必然要求,必须作为“1号工程”、一把手工程来抓。
自2017年下半年启动示范区创建以来,咸宁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全力支持,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示范区建设一线实地调研、指导督办,建立发改、财政、环保、交通、农业等14家市直相关单位联席工作机制,编制并出台《国家(咸宁)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三年工作方案(2018-2020年)》,涵盖5大类42项指标,目标责任层层分解,明确任务清单和时间表,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按月汇报、按季度督办、按年度考核。短短一年多时间,从市到县到乡到村,总面积达800万亩,覆盖64个乡镇700个村的示范区建设层层铺开,一幅“一区六园三十三景”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形成。
杨畈农高区是示范区建设重点打造的“七大项目”之一,按照先行先试的发展规划,农高区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总规划面积19.03平方公里,包括水果采摘、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综合体、新农民创业创新基地、农业新品种选育示范基地、农业科普基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和保护利用示范基地七个功能区,目前已流转土地7000余亩,招商落地重点项目11个。
尽管已是寒冬时节,走进农高区的香谷生态园,一路仍是望不到边的绿色。桂花、樱花、海棠、茶花等30多个品种的成片花木在山间错落有致、俯仰生姿。“我们的苗木主要用于城市绿化,明年产值预计能达到500万元。”香谷生态园的负责人陈国庆介绍说,“我们为当地村民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还结对帮扶了20户贫困户。”
长岭村村民潘发旺老两口之前靠着在外打零工和养鸡过生活,十分困难,香谷生态园项目落地后,村里帮老两口联系到这里负责除草剪枝,一年可得5万元的工资。除了打工收入,不少村民还依托园区的资源、品牌和技术优势,当起了苗木经纪人,买本地,卖全国,干得有声有色。在不断提升的绿色增量面前,村民们真正感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高区还着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农高区所在的横沟桥镇党委书记刘琼告诉记者,通过厕所革命、灭荒造林、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五个工程建设同部署、同推进,惠民生与强经济正在农高区齐头并进。
如果说农高区更注重农业高新技术的示范应用,那么嘉鱼县的绿色餐厅产业园则以绿色产业为招牌,旨在打造成为市民放心的“菜篮子”。
嘉鱼县新街镇晒甲山村的嘉多宝生态果蔬菜专业合作社里,橘树成片,果实累累,林间防虫灯有序排列。“除草不打除草剂,用割草机;防虫不用喷农药,用防虫灯。”合作社负责人刘邦基介绍,“这样的橘子因为质量安全味道好,市场上卖到10元一个还供不应求。”
“消费者认可绿色产品,价格上去了,农民的收益也多了,种植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在管护等方面也都更加规范,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嘉鱼县农业局副局长邱向连说。
绿色餐厅产业园创建以来,嘉鱼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推动农业绿色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一是组织专家团队编制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二是优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绿色标准生产;三是大力创建绿色公共品牌;四是着力挖掘嘉鱼饮食文化内涵;五是开发绿色农业旅游产品,提升综合效益。
如今,嘉鱼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各项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大幅提升。2018年,绿色防控面积30万亩,化学农药施用量降低30%,化肥投入量降低20%,“三品一标”有效总数216个。全县8个乡镇均已形成“一镇一业”特色产业格局,实现“春有瓜果、夏有莲虾、秋有螃蟹、冬有鱼米”的盛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综合产值达30亿元,带动农民年人均增收5000元。
目前,在咸宁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示范区建设已由探索起步阶段迈入全面推进阶段,重点示范园区引领带动作用凸显,作为“示范区的示范区”,有效引领了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征程。
聚焦特色产业,突出品牌培育,农业产业可持续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农业“红海”市场中披荆斩棘、异军突起?咸宁在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那就是在示范区建设上始终秉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理念,在宏观综合考量的基础上深挖咸宁地方特色,围绕“特色”二字做全方位立体产业链的文章。
在咸安区高桥镇白水畈的萝卜基地,记者遇到了一群刚从田里采摘回来的幼儿园小朋友。“叔叔阿姨好!”小朋友们高高举起手中带着泥土的萝卜,兴奋地跟记者打招呼。
“咸宁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都跟我们的萝卜基地有联系,基本上每天都有小朋友们来这里采摘、学习。”当地鑫珑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建军自豪地说。
白水畈所处的地方是沙质土壤,土层深厚,水质清冽,长出的萝卜个大、皮薄、汁多、味甜,在当地已有1300多年的种植历史。因其独特的品质,2018年4月,“白水畈萝卜”被授予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书。
如何擦亮这块金字招牌,让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把小萝卜做出大文章?近年来,高桥镇以创建萝卜特色小镇为抓手,与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萝卜标准化生产、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和新成果转化,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打造涵盖生态种植、品种展示、萝卜加工、文化长廊等多功能的综合性萝卜产业园,总规划面积达到1.2万亩。以萝卜产业为主导的三产融合真正实现了“农民变股民、资源变资本、田园变景区”。
“白水畈萝卜”只是咸宁坚持产业导向、突出品牌培育的一个案例。按照“整合扶强区域公用品牌、着力打造特色产品品牌、精心培育优势产业主导品牌”的思路,结合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创建,咸宁打造出了“赤壁青砖茶”“嘉鱼蔬菜”“西凉湖桂花鱼”“隐水枇杷”等一大批知名农产品品牌,其中“赤壁青砖茶”在2018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估值达25亿元。
“茶产业是咸宁的特色优势产业,是市委、市政府近几年持之以恒打造的‘三大百亿元产业’之一,是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市茶园面积达45万亩,综合产值已超70亿元。”咸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远鹤告诉记者,“全市超万亩的茶叶连片基地达8个,赤壁市、咸安区、崇阳县三地入选‘全国重点茶叶大县’。”
走进赤壁市区西南26公里的羊楼洞古镇,空气中飘散着清冽的茶香。“羊楼洞砖茶”历史悠久,明清时期,英、德、日、俄等多国商人竞相于此办厂制茶,对外贸易繁荣。镇区现存一条2200米长的石板街,街道两侧160余幢明清建筑中不乏“豪门大宅”,生动记录着这条古道昔日的繁华盛景。2015年,国际茶叶委员会命名赤壁市为“万里茶道源头”城市,羊楼洞授名为“世界茶业第一古镇”。
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赤壁市开启“擦亮百年品牌、延续百年茶香、打造百亿茶业”新征程做了强有力的背书。依托咸宁茶产业的整体发展规划,通过壮大龙头企业、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建立产业集群、深耕文化资源、举办国际茶业大会等,大幅提升了赤壁茶叶的品牌影响力。目前,赤壁市已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在“中俄万里茶道申遗活动”中形成《赤壁宣言》等纲领性文件,“羊楼洞青砖茶”作为国礼送给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泰国公主诗琳通,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美誉度。
赤壁,这个曾经金戈铁马、赤焰灼天的古战场,如今却是碧野田畴、万亩茶香。规模连片产业园将茶产业与茶文化旅游融于一体,有力推动茶旅融合、农旅融合、三产融合,辐射带动数万茶农兴茶致富。
“青砖茶是咸宁最具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咸宁计划继续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每年安排1000万元作为青砖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把‘赤壁青砖茶’打造成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茶叶品牌。”谈到下一步规划,咸宁市副市长汪凡非说,“我们要围绕喝茶、吃茶、用茶、赏茶做好文章,加速茶叶产业化进程,实现从传统饮用茶向茶食品、茶保健、茶医药化工、茶旅游等领域扩展,让茶叶真正成为利民富民的绿色产业、民心产业。”
从茶马古道到“一带一路”,咸宁茶业的旅程历久弥新。如今,咸宁正朝着习近平总书记对茶产业提出的“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蓝图阔步前进。
助力脱贫攻坚,突出绿色崛起,资源环境可持续
2018年-2020年这三年对咸宁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它既是咸宁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三年工作方案的规划图,也是咸宁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的时间表。无论是时间的契合还是内容的交融,都表明这两个大战略必须同频共振、同步推进。正如丁小强所言,示范区建设不是形象工程,不是花架子,归根结底是为了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更美,真正为农造福。
然而,贫困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往往面临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需求增长相悖的难题。面对这一困境,如何破题?咸宁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守生态底线,严格产业准入标准,因地制宜地发展不破坏生态环境的特色产业、绿色产业,大力推动农旅融合,将劣势变优势、生态变经济。
咸宁市崇阳县四面环山,峰峦叠嶂,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特色农业资源。但长期以来,许多村镇却因为地理阻隔和交通不便无法与消费市场对接,陷入“富饶的贫困”。
不能守着绿水青山却无所作为。崇阳以环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开工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共投入资金30亿元,建成公路通车总里程3211.6公里,农村公路“村村通客车”率达100%。一路通,百业兴。城乡优势资源交互流通渠道的打开正在加速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崇阳县北部山区的天城镇茅井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2017年之前是崇阳县唯一与县城不通车的村,村民出行只能坐船。“去一趟县城得花3小时,遇上刮风船白天不开,晚上也不开,人出不去,村里的粮食、蔬菜和楠竹更卖不出去,年人均收入不足5000元。”谈到村庄之前的凋敝,来自咸宁市政府的驻村“第一书记”刘涛十分感慨。
2017年,白云潭大桥的建成架通了茅井村与外界的联系,原先3小时的路程现在只需20分钟。之前因交通闭塞而完整保存的原始生态资源则成为茅井村独一无二的发展优势。茅井围绕本村古庙、古桥、古泉、古井、古洞、古禅、古驿道、古民居、古树、古石板这“十古”资源,打造宁静古朴的养生小镇,并建成500亩湘莲基地。昔日偏居一隅的小山村成为乡村旅游的热地,每年赏野樱、观荷花、寻“十古”的游客络绎不绝,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1000万元,大桥通车当年人均收入就达1.3万余元,35户共95人摆脱贫困。
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新经济。2016年通往县城的路修通后,崇阳县铜钟乡大岭村邀请咸宁市规划设计院依据本村山水资源优势进行整体规划,引进湖北卓越集团进行旅游开发,投资10亿元打造万亩“野樱天堂小镇”,并在崇阳县政府的支持下投入3000多万元修建了22公里盘山赏樱路。在媒体的密集报道下,大岭村的万亩野樱花火了。2017年举办的首届赏樱节每天吸引游客上万人,短短一个月,全村旅游收入就达500多万元,超过了全年的种植业收入。以前被村民当柴火烧的野樱花,现在却成了致富摇钱树;贫困村也摇身变为“湖北旅游名村”。
“以前是‘有女不嫁大岭男’,大岭人当上门女婿的多。现在村里美了、富了,回来的人也多了。往往是‘走了一个,迁回来一家’。2015年全村579户2015人,现在村里有632户2363人。”大岭村党支部书记吴宏军告诉记者,“村里党员干部的民主意识也越来越强。以前开支部会凑不齐人,现在都抢着来参加,谈项目,谈发展,讨论得热火朝天。”
“绿色是崇阳最美的底色,生态是崇阳最大的优势。”崇阳县副县长杜兵说,“我们在招商引资的时候始终坚持一个原则,有污染的企业一个也不能要。”
旅游是一条“金扁担”,一头挑着绿水青山,一头挑着金山银山。村庄出资源,企业搞产业,政府做基建。咸宁依托优美的山水资源和丰富的绿色产业,通过“旅游+”“生态+”模式,把农业当成观光产业来建设,推动了农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昔日的山沟不再凋敝,绿水青山正在变成老百姓手里的“真金白银”。
建设美丽乡村,突出能人带动,农村社会可持续
博士后高科技工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园、省级森林公园、武汉东湖学院、专家公寓、村民别墅……
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3A级旅游景区……
很难相信,这一切都属于中国农村最小的一个基层组织——村民小组。然而这个奇迹实实在在地发生在了这个占地只有3.8平方公里、仅67户247人的小山村——咸宁市嘉鱼县官桥镇官桥村八组。
截至2017年底,官桥村八组集体资产达30亿元,年创利税2.5亿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6.5万元,提前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家家住进小楼房,社会福利全保障。子女成长有补助,毕业回乡聘上岗。大病医疗可报销,免费体检保安康。退休享有养老金,安度晚景幸福长”成为了村民们的真实生活写照。
从40年前那个“吃返销粮、住土坯房”的落后村组发展到今天的“新农村建设典范”,八组的蝶变,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更得益于40年来带领八组全体村民艰苦创业的领军人——官桥村八组组长,田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宝生。
40年前,周宝生怀揣着“让乡亲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美好生活”的梦想,毅然辞工返乡,带领村民从1978年顶住压力在全省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分田到户,到80年代组建村集体企业、以工补农,再到90年代组建田野集团、全力发展高科技企业,直到今天构建起现代工业、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生态旅游、矿产资源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农村要发展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班子和好带头人。”在咸宁,像周宝生这样懂经营、善管理、有思路、有魄力且乐于奉献的能人,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在崇阳县驱车沿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一路向前,行至金塘镇畈上村地段,一副世外桃源般的景象映入眼帘,令人惊叹。
短短三年时光,曾经的省级重点贫困村畈上村已被打造成为崇阳旅游的一张新名片——“柃蜜小镇”。这背后的推动者和建设者,正是湖北尚禾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畈上村“村民”沈亚明。沈亚明少时离开家乡到外面的世界打拼,多年来积累了雄厚的资金,事业有成而乡愁难却。近年来咸宁市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举措,彻底点燃了沈亚明回报桑梓的激情。2015年,沈亚明回到家乡创办尚禾集团,总投资12.5亿元,重点打造“柃蜜小镇”生态旅游区项目。三年时间过去,一期项目基本完工,一个集生态观光、健康养生、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亲子娱乐于一体的生态旅游示范区已初具规模,仅2018年国庆节期间就接待游客16万人次。“柃蜜小镇”还与精准扶贫深度结合,提供170余个就业岗位,优先保障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给予兜底帮扶。村民年收入由2014年的人均6000余元增加到2018年的1.5万余元,畈上村顺利脱贫摘帽。
“柃蜜就是野桂花蜂蜜,是我们这里的特产。”沈亚明告诉记者,“给小镇以柃蜜命名,是我盼望家乡人民的生活可以像蜂蜜一样甜。”
畈上村生机勃勃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者回乡创业,这两年村里新创办农家乐、民宿客栈、零售超市近百家,1200余名村民回到家乡。昔日仅剩四五百人的“空心村”变成了如今的“兴旺村”,2017年还荣获“十大荆楚最美乡村”称号。
只有越来越多的能人向农村汇集,农村广袤的沃土才能真正成为“希望的田野”。2018年5月3日,咸宁市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实现乡村人才数量倍增、能力提升、效能凸显。《意见》要求各地从乡村人才的引进、培育、流动、激励、保障五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让人才引得进、干得好、留得住。同时,咸宁市还通过实施“三乡”工程、“回乡创业计划”“大学生下乡”工程以及“村(社区)干部培养选聘千人计划”等,重点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到广阔农村施展才干,使他们正成为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青山育翠,绿水藏金。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在鄂南大地这片沃土上落地生根,“绿色发展、示范先行”的实践,正在这片沃土上蓬勃绽放、孕育硕果。作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农业发展的样板,咸宁正以砥砺奋进之势,奋笔描绘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阔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