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品尝我们的慈梨膏和棒棒糖!”近日,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的“2018首届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成果展”上,记者隔着厚厚的“人墙”,远远地就听到从莱阳市晓彤果蔬种植合作社展位传来的推介声。展台前,品相诱人的秋月梨和包装精美的慈梨膏、棒棒糖等吸引了众多参展人员的关注,巨幅的宣传标语“梨不开你”,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目前我们日加工鲜梨10万斤,年产梨膏棒棒糖超过5万根,在云集微店和天猫上卖得很好。种植户从最初的5户发展到现在的160户,去年人均增收超过6000元!”理事长任晓彤兴奋地告诉记者,合作社能有今天这番光景,真得感谢农广校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从2014年第一次参加培训班到去年的“电商”培训课程,让她和社员们受益匪浅。
如今,全国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三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基本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协会(组织)发展迅速,越来越多像任晓彤这样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成为了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新农人”总量突破1500万人发展质量提升“红利”逐步释放
在同期举行的“首届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论坛”上,主办方正式发布了《2017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和“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指数”(以下简称“发展指数”)。
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已突破1500万人,占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总量的4.78%。其中,45岁及以下的新型职业农民约占54.3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新型职业农民约占30.34%,表明新型职业农民年龄结构正在优化,整体趋向更加年轻。同时,新型职业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也在逐步提升,这意味着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质量显著提高。
“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规模大,组织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6个省的各类新型职业农民协会或联盟数量达到324个,这些协会占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各类组织总数的24.6%,49.69%的新型职业农民或加入农民合作社,或与农业企业建立了联系。”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杭大鹏在致辞时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新型职业农民作用发挥十分明显。报告显示,68.79%的新型职业农民对周边农户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平均每个新型职业农民带动30户传统农民。他们大力推广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装备,积极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主动联系对接小农户,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此外,根据发展指数显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呈现出“五高”特点。即来源多元化程度高、规模化经营程度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高、农业经营纯收入比较高。
不可否认的是,新型职业农民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统计显示,仅有7.5%的新型职业农民获得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15.5%的新型职业农民获得了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认定;21.1%的新型职业农民正在接受学历教育;11.1%的新型职业农民享受到规模经营补贴;在有金融贷款需求的农民中,仅有12.3%的新型职业农民贷款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在不同地区间的发展水平也存在一定差距。
那么,如何进一步补齐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短板”?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柄生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增加农业院校的招生指标,加强农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的建设投入,尤其是中央财政应当给予更多补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则是从新农人的来源上给出了答案。“对现有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的研究发现,其中约60%的人曾在外打工或在外面上过大学,还有些人曾当过农技推广人员、企业管理人员。那么未来培训的重点要投向哪里?除了扎根在农村的农民,还有相当一部分就是面向‘三乡人才’,即返乡、回乡、下乡人才。”
“未来3~5年,随着我国职业农民制度全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将在职业资格认定、学历教育、政策扶持等方面获得较大提升空间。”杭大鹏说道。
注重实训提升学员职业能力发挥田间学校“前沿阵地”作用
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备要素和重要资源,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目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呈现出哪些新趋势、新亮点?在以“践行新使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实践与探索”为主题的分论坛上,各地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专家纷纷给出了答案。
“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振兴提出了新要求,我们也改变了以往的培养模式,在内容设计上遵循实用、够用为度的原则。”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俞卫东说,学校始终把实践技能作为农民培训重点,把课堂移到田间地头、果林茶场、塑料大棚等生产一线,通过直观感受和操作让学员获得提升。
为增强农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在培训对象上更加侧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据介绍,该学院年培训人数达1.5万人次,着重培训四类人员:一是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提高其在规模化条件下的生产经营能力;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农户,提高其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及经营管理能力;三是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提升其企业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四是社会化服务组织的骨干人员,不断提高其专业服务水平。
重实践,除了培养方式更灵活,还离不开田间学校的“战略支撑”。
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田间学校),不断拓宽农民培训方式,在田间学校举办各类培训,把院所教授和土专家教学有机结合,采用面授式、讨论式、互动式、实操式、品评式等方法,组织学员开展产业研讨、实操交流、市场共建探索、新品种引进共同示范等活动,让学员带着问题学,专家针对问题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不断提升田间学校的建设水平,要求实训基地必须与全国同行各专业院校、科研院所拥有广泛技术合作基础;实训基地必须与农业部门拥有较高的配合度。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各主导产业精准培训,实现新品种、新技术、新知识、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五个共享’,推动产业效益裂变发展。”台州市农业局党组成员王国伟说道。
而在河南省洛阳市,通过推广“专门机构+田间学校”、“田间学校+创业训练”和“一点两线、全程分段”、“参与式互动式”培育方式,田间学校的技术骨干为学员进行技术讲解,随时到实训基地手把手、面对面地技术指导。田间学校负责人以自身创业经历,分享创新理念和成功案例,激发学员的创业热情,进一步增强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市场意识、营销观念。洛阳市农广校校长马会丽说:“每个田间学校确定1个产业,1~2个特色专业,一班一案,分类设置培训模块和课程体系,科学规划符合农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培训内容。”
新型职业农民发展不能一蹴而就,离不开后续持续的跟踪服务。在洛阳,农民田间学校围绕新型职业农民生产需求开展全周期跟踪指导和服务,在项目选择、生产经营、产品营销、品牌创建等环节进行创业辅导,组织职业农民跨区域考察交流,成立农民田间学校联合会,开展产销对接服务,实现抱团发展。
职业农民蓄力创业创新发展学教转换助推培育成果“裂变”
如今,通过大力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获得提升,在新型农业发展中逐步发挥引领示范和骨干带动作用。一大批农民、大学生和退伍军人等进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转变思路,组织创办各类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业以及社会化服务组织,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上的双丰收。
新型职业农民在各级农广校怎么学?学到的知识怎样用?
在培训中,学的不仅仅是农业技术,更重要的是思想素质和经营理念。学员们不仅可以研修相关公共课程及技术培训,还能接触到创业思想、电商培训和高效产业等热点。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参加专项测试、撰写报告检验学习成果。
上海享农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倪娟一直形容自己是“双跨”的新型职业农民。2009年,她放弃了自己在外企做设计师的工作,响应家人的呼唤回归家乡做农业。初涉农业的她简单复制别人的经验,产品缺乏竞争力,林倪娟一度陷入困境。2013年,林倪娟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培训班上,我不仅得到了政策解读,还学会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利用现有资源挖掘多元化的商业模式。”林倪娟说。
经过培训后,林倪娟开始描绘自己的产业发展路径,在上海小而美的都市农业中提炼出“享农模式”。通过与各方进行合作,着力打造“农业+物联网”、“农业+生态”、“农业+教育”等“农业+N”模式,带动一批年轻人、贫困户打造现代农业园,成为上海农业系统的“双创”典型。
36岁的河南省夏邑县新型职业农民王飞满脸笑容向前来观展的人们展示比柚子还大的新品种梨,而就在10多年前,他的农场还远不及这番光景。
“2004年,我跟着父亲学种大棚蔬菜,但是技术落后效益不高,当时对经营农业很茫然。2012年,我参加了夏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成为河南省认定的首批新型职业农民,办起了家庭农场。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实践和思考,总结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经营思路,现在农场一年四季不断培种优质蔬果品种,职工天天有活干,月月有收入。”王飞介绍说,农场150余亩耕地主要种植果蔬瓜菜,2017年纯收入达到180万元。
如今,从培训班走出去的王飞被聘为授课教师,他的家庭农场也成为省农广校统一挂牌的农民田间学校。王飞在农场的成功经验成了培训的“活教材”,他的“学教转换”获得了众多人的称赞。
“我现在已经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班、青年农场主培训班等讲了50多次课了,像我这样选择走向讲台、回报培训班的人有很多。现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广校新型农民培训班给了我创业致富的本领,我有机会也有能力作出回报。”王飞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