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农业部副部长叶贞琴
“近几年,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登上新台阶,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农村改革展开新布局,推进提质增效产业扶贫,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今后一个时期,农业部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建设部署的落实,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11月19日,在“2017(第五届)中国粮食与食品安全战略峰会”上,农业部副部长叶贞琴作出上述表示。
他给出了一组数据:粮食总产量由过去的1亿吨左右增加到6亿吨左右,玉米近两年累计调整了近2000万亩,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为2.2∶1,农田的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2%,主要农作物耕种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5%,农业科技进步率超过56%,主要农作物的良种负荷率稳定在56%以上,几个重要指标都超过50%以上。全国农药使用量近两年保持零增长,化肥使用量接近零增长,这是历史性的突破。农村改革政策体系基本确立,培育新型农业主体290万家。促进农民增收,有6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国平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4万元。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叶贞琴表示,农业部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的抓手,以乡村产业的重心为重点,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抓重点、补弱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做好八方面的工作。
第一,巩固粮食的产能,方向是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要划定9亿亩粮食功能生产区和2.38亿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大规模推进高标准的建设,提高两区的综合生产能力,管控两区的用地,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精准化、动态化、信息化管理,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支持。
第二,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当前农业部推进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东北地区秸秆处理和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等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使农业面临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遏制。按中央要求,正加快推进耕地休耕制度试点,逐步推进土地休养生息的制度化、常态化。
第三,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特别是产业化的联合体,发展多元化的社会化服务,健全机制,让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第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向是推进多产业聚集、多业态融合、多功能拓展,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养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促进农业和农产品的流通。
第五,推动农村创业创新,引导返乡、下乡人员包括农民工、技术人员和复员军人等,依托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化、小众化、中高端附加值的产品产业,提高创新的质量和效益。当前,农业部正高标准推进国家现代产业园和农民创业园,使其成为农业、农民创业创新的基地。
第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是加快调整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突出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推进重大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模式,全面提升农业科技的技术供给能力和支持能力。要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建设区域型的农业生产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基层农业推广机制,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第七,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拓宽农村资源,方向是推进农村基地改革、农垦改革、承包地“三权分置”、构建政策体系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落地,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确保明年以前基本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为第二轮承包期延长30年奠定深厚基础。深化农村集体产业制度改革,包括正在进行的清产核资、股份确认、股权量化、股权设置等,保障农民权益,多途径、多方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完善农业补贴、农产品价格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通过制度安排使农村资源要素得以扩大。
第八,推进产业扶贫,方向是坚持大扶贫的格局,突出产业扶贫这一重点和根本性措施,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加大品牌的推荐和支持力度,让贫困户更多分享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增值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