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20.25亿亩,但是人均耕地面积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0%。我国乡村人口约6亿,农户均耕地面积约3.4亩。
我国的农业基本生产单位主要是中小农户,农技农法落后、年轻劳动力少、生产缺乏整体规划、农产品常态化滞销、缺乏知名农产品品牌、与国外规模化农业比没有任何成本优势……这一系列的问题正在不断侵蚀着我国农业本来就薄弱的基础。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落后就是巨大的发展机遇,农业发展落后的原因在于缺乏成长的空间。三权分置的土地制度正在逐步解决目前农业发展中关于农地的问题,石油化学农业模式正在朝着生态农业发展,这两方面的利好将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
综上,信和大金融认为,未来我国农业有四大必然的发展趋势,分别是土地资源、农业技术和模式、企业品牌和市场、广义农业,这四大发展趋势必然会伴随着很多的投资机遇。
土地资源价值惊人
跟土地相关的,有两个投资领域:土地流转市场及相关服务。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是一个有着巨大市场潜力的行业。截至2015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耕地20.25亿亩、园地2.15亿亩、林地37.95亿亩、牧草地32.91亿亩。流转之后,这些土地的价值非常惊人。
以20亿亩耕地来说,按目前每年¥500/亩的流转租金,每年就有1万亿的租金市场,如果按照目前30-50年的承包使用权,那就是30-50万亿的市场价值。如果再算上园地、林地、牧草地,也都是万亿以上的市场价值。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带动了相关服务市场的发展。涉及土地流转相关的服务主要有:土地测评服务、土壤测评服务、农地评估服务、交易法务服务、土地金融服务、农业规划服务和农庄规划服务等。
万亿农业技术市场 待开发
生态农业、智能农业、生物农业这三类农业模式、技术将会为具体的农业生产降低成本、提高产出和提升品质。我国农业总产值在10万亿元,那么在此基础上的增产、降成本和提升品质每年可以有约10%的空间,因此在模式转变和技术提升上有千亿元近万亿元的市场规模。
在生态农业方面的投资,一是寻找那些提供专项生态农业技术服务的企业;二是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的企业或农庄。智能农业是借助现在的科技手段,结合农艺学,来为我们的劳作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增加产出,这方面的投资多见于科技产出。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这意味着更多的机遇。
农企品牌 处 于黄金时期
土地和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农产品,新农企、品牌农业、电商农业就有了极大地发展空间。中国的农企正在从一个时代跨越到另一个时代,农业的资源和要素逐步市场化,互联网开始对农业渗透。
因此,未来我国农村将会涌现一批具有创新活力的新型农业企业。新农企将会不断地争夺市场并挑战老农企的权威,老农企面对挑战也将开启改制并积极地跟新农企合作。这一点很像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冲击。
目前,我国农产品正在面临一个品牌化的黄金时期。在此之前,我们的农产品大都是按照品类来销售的,如果有品牌也一般是区域公用品牌或者是厂商品牌,很少有面向消费者的市场化的品牌。随着农业、产品以及消费的升级,农产品将会开启一个品牌化的黄金时期。更多的农产品将会由区域品牌、厂商品牌上升至渠道品牌和消费品牌。
广义农业有 巨大市场
田园综合体和乡村建设为代表的广义农业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这个市场空间如同当初的城镇化一样大,这里面既有农业的增长,相关二产三产的增长,以及土地的升值。
只有把基础农业建设完善,可以在此基础之上开展二产和三产,这就是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发展起来,就有了以农业为基础的立体产业根基,以这个产业根基为基础,可以发展周边配套工商业、金融业、教育医疗和服务业等,也就是新乡村建设。
综合农业项目开发,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基础农业要搞好,二是形成内生增长。
农业 与 金融合则双赢
基于以上农业四大板块发展趋势,信和大金融认为,发展基层农业金融可以为金融机构和农业经济带来双赢的局面,一方面可以带动农村就业、增加三农贷款、繁华农村金融市场,另一方面则可以激活农村蓝海市场、积累三农大数据、拓宽金融机构资产渠道。
信和大金融认为,互联网金融机构涉足农业金融要考虑到三点,第一能带给农民什么,第二如何把农民的农产品销出去,第三如何打通金融“最后一公里”,使农民的生活更加便捷。简言之,就是减负、增收、金融下乡。
因此,信和大金融通过与黑龙江农垦总局沟通,与哈尔滨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青农协)签署了合作协议,并于当地成立了农业金融分公司,从农业借款、农业融资、渠道合作、农资供应等方面着手为农户提供服务。
通过前期农业大数据的积累,信和大金融将不断扩大农业金融服务范围,针对土地流转、生态农业开发、品牌化农业建设、观光农业等大农业进行金融服务,同时打通金融最后一公里,提供包括生活缴费、保险、充值、购票等自助终端服务,为我国建设美丽繁华的新农村贡献自身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