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满足“量”的需求
向注重“质”的需求转变
现代农业的绿色发展,究竟是指什么呢?它是一种以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为中心的集约化农业形态。具体来看,上海发展绿色农业要抓住以下几点:
更加注重环境友好,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内在属性。农业和环境最相融,稻田是人工湿地,菜园是人工绿地,果园是人工园地,农业是城市的“生态之肺”。农业绿色发展倡导以循环农业为中心的清洁农业生产体系,包括减量使用农药、化肥和地膜,改进种植养殖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无害化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通过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加快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着力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更加注重生态保育,是农业绿色发展的根本要求。当季的是时令的,地产的是特色的。农业绿色发展强调生态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要求将人类及其生活纳入农业生态循环之中。同时,它还把农业生产结构和人类社会结构的相互作用看作一个内在有机联系的动态系统。通过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快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培育可持续、可循环的发展模式,将农业建设成为美丽乡村的生态支撑,着力解决农业生态系统退化问题。
更加注重产品质量,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目标。既要吃好,更要吃出健康、吃出幸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强调增加优质、安全、特色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产品供给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通过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坚持“产出来”“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大力推进质量兴农,加快标准化、品牌化农业建设,实现“从田头到餐桌”可追溯,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着力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集成生产生态生活
发挥农业宜居宜业作用
未来上海农业应牢牢把握绿色发展这条主线,更加注重农业对人居环境改善、保障宜居宜业的促进作用。具体来看,应该从何处着手呢?
要坚持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立足资源禀赋,调整种养业结构。优化秋粮品种结构,扩大优质早熟水稻种植面积,加强产销对接,增加种粮效益。推广立体种养、粮经结合等生产模式,发展循环农业、林下经济,提升农业能级。依托本地市场优势,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提升农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
要坚持经营方式的制度创新。上海农业绿色发展,核心是解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问题。要大力发展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其基本途径就是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把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延伸农业产业链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农民通过合作与联合的方式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鼓励发展种养结合、粮经结合、机农结合的经营模式,完善农业经营体系。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要坚持政策体系的健全完善。健全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制度,建立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补贴政策体系。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业绿色发展金融服务体系。优化农业科技资源布局,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人才等要素向农业绿色发展领域倾斜。建立农业绿色发展的监测评价体系,将监测评价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内容。
要坚持行动计划的贯彻实施,做好“减、退、转、改、治、保”六篇文章。“减”就是把过量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减下来;“退”就是把超过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生产退出来;“转”就是把农业废弃物转化成为资源和财富,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改”就是把地力下降的土壤改良好;“治”就是把受损的生态环境逐步修复治理好;“保”就是把农业发展的根基和命脉坚决保住。通过多管齐下,努力促进都市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