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的潘恩波是天津市西青区新口镇木厂村人,种了30年地的他也算是村里的种菜好手。村里土地被征收后,2015年他来到了邻镇张家窝镇,在当地农业产业园里谋了个差事——九百禾葡萄种植园里的农业技术工人,负责种植园里的蔬菜种植和管理。
对于这份差事,潘恩波表示很满意,目前月薪2800,虽然年收入和过去种地相比变化不大,但这份“到点来,到点走”的工作比过去种地真是轻松了不少,农产品的销路也不用自己操心了。
潘恩波:主要是在这儿比较轻松,到这儿上班就是到点来,到点下。收入上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轻松了很多,跟原来相比不是那么太累,主要种菜管理、浇水。
除了干活轻松外,潘恩波感触最深的还是园区里的各种农业设备。一家一户买不起的、高大上的,园区里都有。
潘恩波:采摘肯定比批发贵了,这都是有机无公害产品,一家一户种的跟这不一样,这儿保证不打药,这有杀虫灯、防虫网,家里种地没这个优势。
据了解,张家窝镇农业产业园区规划面积1万亩,如今已完成一半。其中,设施化生产面积1300多亩。在这里,记者遇到了葡萄种植园的负责人毕凤孝。毕凤孝的葡萄园占地650亩,种了40多种葡萄,算是天津市西南部规模最大的。毕凤孝说,他的种植园总投入3千万,三分之一是自己掏,三分之二园区掏。
毕凤孝:如果自己一家一户没有政策的扶持做不大做不强,也达不到现在的规模和效果。如果没有政策扶持,设施上也不那么完善,政策扶持使葡萄园达到了现在的规模。
回忆起过去露天种植葡萄的场景,毕凤孝记忆犹新。当年70万种下的苗木,一场大雨就损失了六成。
毕凤孝:7月苗子刚刚长起来,连续几天大雨。损失了接近60%,当时是露天的,没有这些设施。近半年管理的成果都没有了,40万没了。
这样一次打击,刚刚开始种葡萄的他有些灰心。直到2013年下半年,农业产业园区建成后,毕凤孝搬进了园区,有了300多个棚室,也都上了农业保险。他告诉这记者,有了棚室以后减轻了葡萄生长过程中近九成的自然灾害。
毕凤孝:用水用电的设施都是很配套,附近没有污染,使用水也达到无公害的标准,另一个,有棚的设施节省了人力物力,北方过去过冬露天的葡萄都得埋,都得入土,春天还得清出来,这样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园区里不仅能种,还能加工。在距离葡萄园不远的地方,是一个占地500亩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日产各类食用菌40吨,年产值2.5亿元。在生产杏鲍菇的车间里,天津闽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厂长张立稳向记者展示了采菇、包装等生产流水线上的环节。
张立稳:工厂化是什么概念,天天采蘑菇,天天种蘑菇,前面种,后面采,是一个循环,先采这五间再采那五间,一直循环。
让人想不到的是,园区里不仅能加工,还能紧跟着销售。
张立稳:经常有人到园区里来参观,无形中就给我们做了广告。
除了葡萄和杏鲍菇等食品外,园区里还有颇具观赏价值的蝴蝶兰。据园区负责人介绍,这小小的蝴蝶兰,却给当地带来了蝴蝶效应——2008年入驻园区以来,不仅自己经营,还向周边农户销售种苗。农户自己培育后卖出,一株就能挣7到8块钱。
园区负责人:现在农民有的来这买点种苗,我们提供技术,给他们养出花来,一亩地放成品花,能放一万六七千棵,现在正常的单株卖25块钱。
能种、能加工、能销售,还能带动周边农户致富,这就是记者看到的天津张家窝镇农业产业园的面貌。目前,这里已经建成了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了名特枣、花卉、食用菌、有机果蔬、园林园艺五个主导产业。张家窝镇副镇长邰利军说,当地发展的思路就是重点产业突出,规模发展为主。
邰利军:一是适合当地发展,一是规模发展,基本上都是经济作物,园林园艺、枣树、蝴蝶兰花卉。农业产业园已经脱离了传统的种植业,一亩菜等于10亩田,一亩花等于10亩菜,一亩菌等于10亩花。
邰利军介绍,下一步将加速推进三产融合。
邰利军:依托农业园打造休闲观光,一产的种植,二产的生产,三产的观光体验式的,这三种产业融合起来,这将是农业产业园将来发展的趋势。
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推进三产融合的过程中,必须打造有效的载体和平台。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返乡创业园,就成为了集聚资金、科技、人才、项目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