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国内农业 » 正文

    统筹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5-06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战略转型的重大部署,核心目标是解决优质农产品供给问题、发展农业新业态,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在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于统筹解决以下四大问题。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战略转型的重大部署,核心目标是解决优质农产品供给问题、发展农业新业态,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在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于统筹解决以下四大问题。
     
      优化种植结构提升农产品品质
     
      统筹解决好农产品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问题。受农业生产特征、持续多年的托市政策等因素影响,我国粮食作物的农产品供需失衡较为严重。一是结构性失衡,表现为玉米和稻谷阶段性过剩明显,大豆产需缺口持续扩大。二是功能性失衡,即我国的粮食品种并不能有效转化为饲料用粮。三是品质失衡,低端供给过剩,中高端供给不足。为此,要促进粮食作物农产品供给侧与需求侧有效对接,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首先,优化种植结构。特别是东北地区要根据《农业部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做好加减法,“玉米减下去,大豆增上来”,着力构建东北大豆种植保护区,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不同品种大豆,提高国产大豆竞争力。同时,要大力推进“粮改饲”、粮豆轮作,逐步探索休耕、退耕、替代种植等用地、养地结合的种植模式。其次,要在保证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的基础上,大力优化品种结构,拓展农产品中高端供给。在推广高产、优质、高效小麦、稻谷主粮和小杂粮等优质品种的同时,还要拓展“优质专用”大宗农产品和“特色优势”农产品的生产供给,保证农产品品质的提升。再次,推进“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
     
      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统筹稳产能与生态、绿色化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以生态、绿色产能代替原有的粗放的边际产能,保证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首先,优化粮食生产的区域布局,推进粮食生产向我国几大优势主产区聚集。完善我国粮食主产区的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切实保障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能。依据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逐步探索划定我国粮食生产功能区、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实施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等一系列措施,切实转变主产区粮食发展方式。其次,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加大科研攻关、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力度,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现代种业发展,并积极探索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生态和节约型农业技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粮食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和推广,对粮食全产业链进行升级改造,使我国的粮食生产方式切实转化为创新驱动模式。再次,加快土地流转,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积极探索建立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新型农村综合合作组织体系,并大力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推动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提出,要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形成合理比价关系。传统的最低收购、临时收储等以政府为主导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容易导致粮食价格信号失真,弱化农业资源的最优配置,并大大增加了政府调控成本。2014年,我国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简称“东北四省区”)开始推行大豆目标价格政策试点,采取生产成本加基本收益的方法确定大豆目标价格水平,当市场价低于目标价时,由中央财政向试点地区生产者提供补贴。2016年,我国东北四省区开始执行玉米“市场化定价+补贴”政策,这标志着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开始由政府主导型,逐步向市场主导型过渡。短期内,市场主导型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难免会对农民利益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因此需要统筹把握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实施效果,切实保障农民利益。首先,建立市场主导型粮食价格形成机制,重点推进粮食目标价格制度。目标价格制度被看作是对于托市收购的一种重要的“替代政策”,也是国外粮食价格调控的通用办法。实践中,要不断完善目标价格补贴运行机制与操作方式,切实提高补贴效率。其次,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真正对农户收入进行“托底”。具体可在传统的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三项补贴基础上,设计直接专项补贴,即针对粮食价格下跌引致的收入损失的直接专项补贴制度,确保对农户收入进行最后“托底”。最后,积极探索限产休耕和轮作补贴措施的具体实施路径,对于积极参与政府的休耕和轮作计划的农户给予合理补贴。
     
      统筹国内与国际市场

      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进行,粮食安全战略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底线。近几年,由于国内种粮成本不断抬升,国内外粮食价差不断扩大,导致我国粮食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现象加剧,粮食安全问题面临挑战。因此,必须要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加强粮食安全战略的顶层设计,积极把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首先,树立底线思维,做好“三个确保”:确保我国的18亿亩耕地“红线”不可逾越,确保15.6亿亩基本农田不可萎缩,确保口粮自给率达到95%以上。特别要确保以大米和小麦为代表的口粮安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短期内继续执行水稻和小麦的临储政策,确保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保障我国主要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供给能力。其次,要在保障本国粮食自给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粮食进出口贸易的功能作用,推动我国粮食贸易“走出去”。抓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机遇,重点发展与东南亚、拉美、中东欧和西欧等地区的贸易合作关系,促进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融合,构建更加完善、高效、开放的现代粮食安全体系,争取在世界粮食市场上牢牢掌握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合理把握“适度进口”战略,保障我国粮食净进口率不突破20%的底线。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余缺和品种,优化粮食进口品种构成,合理布局进口来源国,避免某些粮食品种进口的过度依赖。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7116.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