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重要方面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项改革为何重要?与城市有多大关联?
中国农业正发生历史性变革
据不久前召开的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大会提供的数字,2016年,中国的休闲观光旅游产业、乡村旅游产业创造的增加值达到5700亿元,是第一产业增加值6.37万亿元的8.9%。从业人员达到800多万,从业农户数达到645万户,参加乡村旅游的人数超过21亿人次。这些足以表明,中国农业已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展示出发展的新动力,也折射出国民经济对它的新要求。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在保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和阶段性供不应求和阶段性供过于求并存的情况下,怎样在农业的产业结构、生产结构包括经营体系方面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怎样更多地注重于高端的农产品生产和差别化、品牌化、个性化的农产品生产,这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更多注重于物资性的农产品产出,这些年则要根据市场变化,秉承新的发展理念,在观光旅游休闲、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农业的非物质性生产功能方面大大拓展,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改革对农业发展的新要求。”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副司长张顺喜说,如今的中国农业发展“已经到了全面转型、正在经历千年变局的新阶段”,表现在三方面的重大变化。一是靠天吃饭历史正在结束,一半以上的农田能够实现有效灌溉,农业的科技贡献率和良种率都达到较高水平,农业生产能力持续增长。二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历史正在结束,农业机械化率不断提高,劳动强度大大下降,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高校毕业生、还有成功人才开始选择从事农业。三是自给自足的生产经营模式正在成为历史,全国实现规模经营的土地将近一半,各种各样的社会化规模经营正在兴起,农业正在全面融入市场、融入现代服务体系。“未来,农民将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农村将成为引人入胜的天地”。
农民收入增幅持续回落是个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农业被认为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但是,现代农业发展到今天,越来越表现出强势产业的特征。而且但凡强大国家,农业强势是一个基本特征,不仅表现在科技、工业、信息、城镇化等方面。国际市场39%的大豆、36%的玉米和30%以上的棉花是由美国提供的,就显示出美国农业的强大。500万人口的丹麦,每年生产的农产品可以解决本国3年所需,也是丹麦农业强势的表现。其它发达国家包括西欧北欧诸国乃至日本和韩国,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强势地位。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业的竞争力和农民的收入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著名农业问题专家张晓山研究员说,从近三年看,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是持续回落的,农村中高收入和低收入的差别有所上升,去年达到9比1,反映出低收入者主要是小规模的粮食种植户,在国家补贴政策有所改变后损失比较多。
“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最核心目标,是新生产方式的净收益要大于旧生产方式的净收益。”张晓山说,问题是很多小农户采用不了新生产方式,现在我国40%以上的耕地是由270万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进行规模化生产,剩余近60%的耕地是由2亿多农户经营。所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在推进过程中,怎么样通过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来带动亿万普通农户发展,怎么样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让农民成为适度规模经营的真正受益者,还不能忽视承包分地的普通农户仍占多数的基本国情,需要认真思考,拿出符合实际的高招。
深化改革让更多农民参与并受益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三个关键点,一是把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主要目标,二是把提高农业发展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三是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基本路径。怎样贯彻一号文件精神?
张红宇认为,一号文件开宗明义讲了三句话:优化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就是要在确保粮食有效供给和农产品总量供给的同时,凸显农业的其他功能。换句话说,农业产业体系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认知的农林牧渔四大产业上,还应大大伸延,由物质生产伸延到非物质产品,从产品供给延伸到环境改善。要让更多农民参与农业全产业链条延伸过程的增值收益,或者分享产前产后、产品营销、品牌塑造带来的利润。
张顺喜提出要从三方面抓落实。第一,深化改革。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在弥补市场缺陷上更好地发挥作用,要通过改革倒逼产业升级。第二,平台建设。就是“三区三园”建设,“三区”是指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三园”是指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和创业园。第三,主体培育。就是培育适度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普通农户发展现代农业。这方面,中央已经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叶兴庆说,中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改变不了,拼成本、拼价格有空间也有潜力,但单从成本角度看,终究竞争不过西方国家。所以还要通过非价格因素、非市场因素来增强竞争力,包括农产品品质问题、消费者的信任问题。
叶兴庆近日到日本考察,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无论是会议桌上的饮料,还是自助早餐的沙拉、西红柿,都放一个牌子,明确写着“日本产”。这在日本已经形成一个惯例,给国民一个日本产品是好的、进口产品是差的的印象。他说,中国与之相比恰恰相反,消费者更相信进口产品,这就是中国农产品要补上品质和品牌这些短板的问题。怎么提升国产农产品的品质?怎么增强国内消费者对它们的信心?现在还没有破题,这是需要思考的大问题,也需要长期努力地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