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简称一号文件)发布,“旅游+”“生态+”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
海南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高、热带气候特色鲜明,具有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海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使热带特色农业真正成为优势产业和海南经济的一张王牌”的嘱托,依托农村青山绿水、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载体,积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
拓宽农民收入来源
今年4月,三亚亚龙湾玫瑰谷,玫瑰在春风中盛开,吸引众多游客。在这片玫瑰种植基地里,游客不仅可以赏花、摄影,还可以体验玫瑰种植、品尝玫瑰饼、购买玫瑰面膜。4年前,也是在这片花海之中,习总书记与农民亲切交谈,探讨致富之路。
经过4年的发展,玫瑰谷已成为花卉主题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百万人次。也因为延伸产业链,将鲜花生产、观赏、销售扩展到了食品领域,每亩花田年产值超过3万元。
如何让传统农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是海南一直思考探索的命题。
休闲农业加乡村旅游,把观光、休闲、农业、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发展集休闲、观光、教育、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可以提升农业附加值,拓宽农民收入来源。
因此,全省各市县根据自然特色、地理区位、文化风俗、生态环境等特色优势,发展多元化休闲产业。海口市依托都市农业,打造五种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三亚市将休闲农业园区分为五大类型,实行多样化发展;文昌市打造五大休闲产业集群;琼海市着力打造“琼海农味”、国家农业公园、乡村旅游三大品牌……全省涌现出琼海田园城市、琼中奔格内、保亭布隆赛、定安“百里百村”等一批特色鲜明、初显效应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
农业旅游业双升级
荷塘月色、田野炊烟、绿野红莓、乡村兰情、龙寿花海……这些如诗如画的景点,让众多游客无比向往。琼海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就是这么一个迷人的地方。“农业”和“公园”,这两个曾经不搭调的词,如今成功“牵手”。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蔬菜不仅是产品,农耕不仅是劳动,浓浓的乡村体验,提升了传统农业,也丰富了旅游内容。
农业是第一产业,农产品加工是第二产业,旅游业是第三产业,农业公园就实现了“承一接二连三”。海南结合美丽乡村和国际旅游岛建设需求,充分发挥生态及产业优势,大力推进农业公园建设,使农业的功能更加多元化。目前,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正抓紧建设,完成投资近10亿元,并将琼海龙寿洋万亩田野公园、三亚国家水稻公园等打造成为城乡一体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也成为海南旅游新业态。国家旅游局统计,目前非景点旅游游客已占80%。对海南而言,迎接大众旅游时代,推进全域旅游的主战场就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海南不仅有阳光沙滩、椰风海韵的蓝色旅游品牌,也要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代表的绿色旅游品牌,形成山海互动、蓝绿融合。”海南省旅游协会秘书长王健生说。
农旅融合深度发展
虽然海南农旅融合从无到有、小有成效,但仍需“更上一层楼”,实现从弱到强。
闲时,和村民一起采摘蔬菜瓜果,体验躬耕劳作的美好;忙时,互联网远程监控农庄里瓜菜家禽的生产和管理,收割田园日常点滴带来的乐趣……这样的休闲度假梦也许不久后就可以实现了。海南将借助互联网技术,培育农业新业态,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和全域旅游建设。
海口石山镇,正在探索“互联网+农业+旅游”发展模式,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纽带,将集人文、生态、环境为一体的要素资源整合起来。在三卿村,村民以合作社形式发展火山黑豆种植,并打造黑豆主题农家乐,在爱哪哪网、旅行社、驴友俱乐部等媒介进行推广。游客在农家乐种豆、磨豆,了解黑豆故事和风俗,极大丰富了用户体验。
据悉,今年海南还将继续深入开展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和星级企业培育行动,继续推进互联网产业小镇建设,推出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推动海口野荔枝生态系统、白沙绿茶文化系统等列入国家重点农业文化遗产,并建立休闲农业产业数据库,提升休闲农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