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政府官员的声音
全国政协常委陈锡文在今年两会上表示,中央要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了应对国内国际两大挑战。陈锡文说:“一是人们对农产品的品种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满足国内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新需求,要由需求来决定生产。第二,应对国际市场的压力。我国农业人多地少,在土地密集型产品上,和国际市场相比,成本比较高,价格比较贵。正是这样的情况,同样的产品,如果你比人家贵,那你生产出来可能就卖不出去。”
今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改什么,怎么改?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两会上给农民出主意,要根据市场需求生产优质、绿色、安全的农产品。韩长赋表示:“一是去库存。主要是减玉米。2016年,已经调减了近3000万亩,我们希望今年能够调减到4000万亩。二是补短板。就是要补齐优质品种、短缺产品、生态环境的短板。比如我们要振兴奶业,增加大豆生产,发展绿色生态、环境友好型农业。三是增效益。要在这个方面采取措施,特别是大力推进节本增效和适度规模经营,再就是拉长农业的产业链。”
如何才能有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供给侧改革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脱贫攻坚是全党全社会的中心任务,这两项重要的工作,必须要很好地结合。比如,在整合扶贫资源方面,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用于脱贫攻坚方面。我们去年一开始的计划是,三分之一的贫困县进行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用于脱贫攻坚,实际上,各地很多县都超过了这个标准。这就是供给侧的改革。我们还可以通过脱贫攻坚发展当地特色优势产业来提升我们的种植结构、养殖结构,防止多了、少了,买难、卖难等一系列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杜鹰说:“国家现在每年总支出18万亿,用到农业上一万多亿了,不仅必要,不仅应该给农业多一些财政的支持,而且这个支持力度还要增加。”
来自专家学者的声音
中国农科院研究员胡定寰说:“怎么能经过有效的土地流转,让大农场、大型农业生产设备来生产我们所需要的农作物?这一点也很重要。但是土地流转资金如果成本太高,农产品就会没有竞争力。解决这个问题很重要的就是怎么能顺利地让农民流转出去,把土地留下来,然后解决这些农民在二、三产业的就业机会。”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说:“要建立面对农业的资本市场,比如建立各种农业生产组织的时候,一定要有股权激励,产权一定要明晰,投资进来就有明确的市场回报,这种激励是工业革命或者各种制造业成功的基础,农业在这方面比较缺乏,所以我觉得农业改革的空间还很大,做创新的事情还有很多,我觉得,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朝着这个方向推进。”
来自企业家的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我有一个建议,通过这种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我们要争取做到一些优秀的顶天立地、世界级的农业和食品企业。我觉得这种顶天立地大企业、世界级大企业和铺天盖地的家庭农场和适度规模的小的农业生产体的结合,这是最重要的。”
全国人大代表、今麦郎董事长范现国说:“怎么样能让农民种植可以实现定制,他种的产品直接进入老百姓的餐桌,防止出现农民种植没有定制的情况下,今年农民一挣钱,明年农民种得多卖不出去就赔钱了,这样不可持续,通过大数据,精准实现优质优价,解决前端的问题。后端还要解决卖给谁的问题。”
来自基层农民的声音
河北沧州农民王长胜说,种地要规模化,也要绿色产业化。王长胜说:“首先是规模农业,表现在硬件设施上是,连片的、完全实现农业机械化;再就是,做到有机肥的利用、绿色和环保的农业。要让农民的意愿和中央政策完全步调一致,关键是中间的落实,要一事一议,一村一议。我和邻村相比,他那里种水稻,来到我这里就不一定适用。”
九年前,王梅离开阿里巴巴搞起了“农产品定制服务”,让产地直接对接消费者。作为一个现代农民,她认为,抓住市场才是关键。王梅说:“好产品是会为你说话的。比如说大米,我们就是在黑龙江五常,那么一到固定的时间段就给你磨,磨出来然后发到你家里面,有一定的定制感,有一些差异性。”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改革;市场
[评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要让农民真正受益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通过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的数量、品种和品质更加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2017-03-13 08:33:00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营造农村发展新动能
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农业经营体系的转型升级十分重要,其中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重要一环。
2017-03-11 09:08:00
主播全扫描|供给侧改革让农民从生产者变成经营者
三农中国在两会期间推出新栏目《主播全扫描》,邀请各节目主持人就他们最为关注的话题进行讨论。今天邀请的是《致富青年帮》的主持人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