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困难挑战,要落实发展新理念,从江苏的实际出发,探索更加有效的发展路径,把农业这个“四化同步”的短腿拉长,把农村这个全面小康的“短板”补齐,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当前,要着力做好四篇文章:
第一,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文章,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第一,江苏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作物、林木、水产、畜禽种类繁多,到底种什么养什么、种在哪养在哪,需要综合考虑气候条件、市场需求、资源环境、种养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科学规划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布局。第二,江苏处于长三角地区这个世界级城市群,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居民消费水平高,需要适应消费升级的趋势,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品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提高农业产出和效益。消费在升级,供给也必须相应升级。第三,江苏二三产业比较发达,城镇吸纳就业容量比较大,需要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优化人地资源配置,强化物质装备和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第四,江苏人口密度高,人均耕地少,环境容量小,需要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逐步退出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农业生产能力,深入挖掘可利用的资源生产潜力,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环境良好的农业发展格局。
第二,做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文章,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一是推动农业生产与加工、流通的融合,通过培育壮大区域特色农业主导产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向优势产区和关键物流节点集中,支持优势产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推进优势产区布局、加工储运能力和市场流通体系的有机衔接,推动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
链提升。二是推动农业与乡村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的融合,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三要推动农业与信息网络平台的融合,制定农产品网上营销扶持政策,积极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加强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的建设与衔接,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第三,做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文章,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要做的工作很多,关键是三个方面。一是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重点解决好农业农村投入持续增长的问题。同时思考在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整合涉农资金项目,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农业农村方面多做文章。二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上,重点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要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农村,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切实解决好这“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让农民有更多更直接的获得感。三是公共服务均等上,重点解决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要继续推动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制度上并轨、标准上统一,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第四,做好深化农村改革的文章,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推进农村改革,涉及的行业和内容很多,从大的方面看,无非是人、地、钱三个方面。从“人”的方面看,主要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从各地实际出发,研究实行差别化的户籍政策,把进城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让“悬在半空”的农业转移人口尽快落地。同时,要研究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以及集体资产收益权的有偿退出办法,让农民从中获得一笔资金,提高他们在城镇安家落户的能力。从“地”的方面看,主要是“三块地”的改革。承包地,现在正在搞确权登记颁证,江苏省今年要基本完成、明年扫尾,要研究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什么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完善。宅基地制度改革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加上征地制度改革,目前正在推进试点,2017年完成试点任务。从“钱”的方面看,主要是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从目前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实践看,大致可以分为两条路径:一个是依托现有的银行金融体系,通过解决农村贷款缺乏抵押、担保的问题来解决;另一个是依靠农村草根金融特别是合作金融的发展,通过发展农村新生金融组织来解决。要通过这两条路径在实践中发展的比较分析,研究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具体路径,更好地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