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业内统计报告数据显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批市场在中国出现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2016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已经达到4.7万亿元,交易量达8.5亿吨。农批市场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农产品流通行业的主力军。
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农产品还存在流通环节较多、流通成本偏高、效率较低、产品的新鲜度不够等问题。业内人士也提出,要实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化,还需要面临三大挑战。
不可逾越的批发市场
在业内看来,农产品的批发市场可分三类,产地、中转、销地。国内绝大多数农批市场都是销地市场。
具体来说,在生产环节,由于农产品产地分散,人均耕地面积狭小且分散,这导致生产水平差异较大;在购买环节,消费者居住集中,但是购买分散,一般家庭以1-2天为单位购买生鲜,且采购随机性强;在渠道环节,由于销售渠道多样,零售端缺少寡头企业,采购渠道变动大。
对比来看,美国80%以上农产品都是从产地直接到超市。这取决于当地产地集中,地广人稀,种植规模化程度高,较多大型农场;尽管消费者居住分散,但是购买集中,家庭以周为单位进行采购,单次购买量大,计划性强;渠道集中,大型连锁超市行业成熟度高,寡头品牌市场占有率高。
陈磊认为,从产业链结构来看,农批市场是不可逾越的流通关节。我国农业生产与消费两端的双分散格局,导致产销分离,无法进行高效的对接,而且中国农产品流通不可能在短期内照搬美国模式,这也是造成我国传统农业中间环节过多、信息不对称、结构性生产过剩风险大、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等顽疾产生的原因。
另外,就农批市场本身而言,正是农产品需求与供应的分散,以及单位消费需求的不确定性,产生了中间商的生存空间,而中间商对市场信息把握程度低,才促使了农批市场的发展。在现实中,产地、销地农批市场相互关联的同时,上衔接种植、下衔接消费需求,是大量农产品集散交易的客观场所,具备产品定价、交易撮合、货品交割等重要职能。
事实上,30多年来,4000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出现,不仅大大促进了农产品的大流通,构筑起贯通全国城乡的农产品流通大动脉,还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生产从分散的小农生产到涌现生产合作社、公司、基地实现规模化,还有效带动了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以及整合与丰富农产品流通链条功能的集约化。
2015年,商务部也制定了《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规划》,其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以产地集配中心和田头市场为源头,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以农产品零售市场为基础,以高效规范的电子商务等新型市场为重要补充的中国特色农产品市场体系。
新型流通方式倒逼农业供给侧改革
此前,中国一直存在“重生产、轻流通”和“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理念,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分割,没有形成城乡流通市场一体化的格局,导致至今未能完全摆脱农产品领域存在的“卖难买贵”难题。
相比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农产品存在流通环节较多、流通成本偏高、效率较低、产品的新鲜度不够等问题。国内农产品流通体系庞大而复杂,据统计,仅流通成本一项就占据售价的五成以上,由田间到餐桌要经过5至7个环节,每过一个环节要加价10%至20%,生鲜农产品流通损耗高达30%,这些成本最终均由消费者承担。
为此,政府寄希望于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着力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扩大有效供给。
2016年4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李克强总理称,在“互联网+流通”的潮涌中,催生了最新一轮的“流通业革命”。他强调,中国要抢占“先机”。
随即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相关文件称,“引导电子商务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等建立多种形式的联营协作关系,拓宽农产品进城渠道,突破农产品冷链运输瓶颈,促进农民增收,丰富城市供应。”
日前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完善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加快构建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强农产品产地预冷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体系。”
近年来,随着电商的迅猛发展,不断冲击着农批市场,甚至蚕食其市场份额,抢夺其上下游资源。陈磊称,冲击还是蛮大的,尤其是在相对高端、可标准化的产品中。根据他的观察,高端货在传统流通渠道已经越来越少。“目前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减少。”
这意味着,优质农产品对农批市场的依赖正在逐步降低。之所以如此,陈磊解释称,当前涌现的一大批新农人正在试水产地直销,倒逼生产环节实现初级规模化,其实这部分产品已经走向定制化、品牌化的道路,也就自然脱离了批发市场。目前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就是场地的好货基本上被电商吃光了,高端产品的电商化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不过,高端产品毕竟数量有限,那么对于普通货品来说,该如何流通呢?
陈磊认为,普通消费品类加工配送业将是未来农产品大流通的主要趋势之一。香港对于食材配送“最后一公里”的要求很高,因此加工配送商在临近的深圳的比重很大。其实,加工配送解决的就是当前农产品流通标准化程度低、供应链管理能力差的痛点。而且计划性也是农产品流通博弈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现在已经出现加工配送商从产地直接拿货的趋势。
在他看来,农产品流通的互联网化,痛点在于生产端,正是由于生产端的碎片化,才导致大流通难以实现。此外,普货走加工配送渠道也只是一部分,对于那些非加工配送产品,还是需要线下的批发商线上化来解决,由其预先研判行情,从而倒逼生产端的整合。
令人欣慰的是,在生鲜电商元年——2015年,行业内不仅是流通端发生变化,更是经由流通环节逐渐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以“互联网+农业”优化行业的组织和流通效率,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满足的需要,组织、监管和协调社会化的“大流通”。
陈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农产品产业链上游(生产端),已经有一些平台商和龙头企业在做生产端的聚合,但是生产组织形式面临土地整合及生产标准化等诸多难题。反观产业链下游(消费端),随着很多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的兴起,正在解决消费端需求分散的问题,但由于缺乏市场化、规模化效应,目前消费端的信息化还仅停留在沉淀需求结构图谱的层面,难以对生产端形成直接的指导。
他认为,处于中间流通环节的农批市场,聚集了大量的农产品交易需求,如果能够在农批市场推行信息化管理系统,统一来货信息和交易信息,并将这些中间流通数据挖掘并开放出来,将为产业链协作提供想象空间。但是,目前农产品大流通需要打造一个合理的交易场景。
农批市场信息化改革的三大挑战
面对生鲜电商的冲击,农批市场尽管有诸多优势,但也需要针对批发商群体的需求进行升级迭代。就农产品全产业链协同而言,农批市场信息化将为前端、中端与消费端信息的衔接提供了可行性。但要实现农批市场的信息化,则需要面临三大挑战,分别是信息汇集、信息标准化、信息价值挖掘。
陈磊解释称,数据本身是标准化的,但整合数据的困难在数据的碎片化。通过分析批发市场的数据,发现所有数据最终都会关联到批发商,因此以批发商为核心节点就可以把碎片化的数据串联起来。
于2015年10月成立的“大白菜+”平台尝试以农批市场信息化推动中国农产品流通变革。该平台是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电商平台,后者在全国35个主要城市经营近50家大型农批市场。
“大白菜+”平台会为批发商提供从货源地、来货量、销地、销量、价格、市场存量等多维度分析的农产品行情走势。此外,还可以为批发商做用户画像,依托实体市场和电商市场数据,建立批发商的征信风控体系,引入金融机构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还可以开放农批人圈子,打造农产品电商社交平台,增加批发商的品牌曝光。在食品安全层面,平台通过打通基地备案、进场备案、批发商备案、F.Q.T食品检测、物流车联网等信息数据,形成农产品的全程可追溯体系。
陈磊还提到,市场信息化水平不够还造成了农产品滞销严重的问题。他认为,滞销除了因为部分农户过多依赖于国家政策扶植而盲目生产外,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更是占很大比重。农民缺乏计划性,不管不顾盲目种植,导致供过于求,区域性结构失衡,价格也因此出现波峰波谷的情况。
陈磊举例说,有一次到红心猕猴桃产地去问种植的农民,是否知道附近种植这种水果的大概面积和可能的产量,结果这位农民很理直气壮得回复说,“我怎么知道?”
在陈磊看来,要想彻底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需要用订单来倒逼生产,让生产达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者在生产之前就能够知道客户的需求量,各种市场信息也得以充分发酵,这样各类市场主体的博弈也就会相应前置,从而促进市场供需均衡,就不会出现“卖难买贵”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