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三农热文 » 正文

    勇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潮头的“衢江样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2-17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山川依旧在,风景人不同!恍惚一瞬间,偏居浙西一隅的“穷小子”——衢江区突然实现了弯道超车!

       山川依旧在,风景人不同!恍惚一瞬间,偏居浙西一隅的“穷小子”——衢江区突然实现了弯道超车!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等一大摞农业领域国字号金招牌悉数落户衢江;浙江省“两区”建设现场会和全国首届生态循环农业现场会在此相继召开;《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纷纷点赞;“天价”农产品出口日本、法国并通过严苛检测,特别是G20杭州峰会期间,衢江6家基地8个农产品直送峰会餐桌……
     
      只用四年时间声名鹊起的衢江区,经历了从壮士断腕治环境、破茧成蝶促转型、改天换地立潮头的艰难历程。治环境——治出华东地区一级地表水,还原绿水青山真面目;促转型——打造蜚声中外的放心农产品,让消费者重拾放心消费的信心。衢江大地“三农”转型升级是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指导下,紧扣浙江省委“拆治归”系列组合拳,扎实践行衢州市委“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战略的成功实践;衢江区的实践是浙江省委“五水共治”的成果体现,是衢州市委夯实浙江生态屏障、建设现代田园城市、打造美丽幸福家园的集中展示,更是衢江区委一班人不忘初心、敢于担当的真实写照!
     
      眼下,衢江区正以猛虎扑食、虎口夺食的战斗姿态续写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篇章,就是要把富里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成中国未来农业的示范点、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区和农业创业的孵化器。
     
      壮士断腕治环境
     
      ——由治水开始打响了立体环境整治攻坚战
     
      衢江区地处钱塘江源头,境内乌溪江宛如玉带蜿蜒盘旋,江水甘冽纯净,是下游及衢州市区百万居民主要饮用水源。然而经济大潮下,这条衢江区的母亲河也曾“哭泣”,环境的大破坏并未换取经济大发展,两岸百姓依然守着“蒙羞”的绿水青山过苦日子。
     
      2013年,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以“五水共治”倒逼经济转型升级,衢江区委一班人敏锐意识到必须痛下决心、壮士断腕。一场立体环境整治攻坚战在衢江大地打响。
     
      为了让水更清,曾经的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衢江,治水先治污、治污必治猪!2013年以来,全区斥资5亿多元先后进行六轮生猪养殖整规,生猪饲养量从2012年的281.46万头削减到36万头,养殖户从3万8000户削减到100家,散养户全部关停。乌溪江流域先后开展了玻璃拉丝企业、畜禽养殖业、网箱养殖和旅游服务业等四大专项整治,累计关停竹造纸企业和小造纸作坊143家、玻璃拉丝企业13家;整治养殖户1222户,削减生猪存栏3万6000头,实现全流域生猪禁养;经过“五水共治”的乌溪江流域,白鹭“拖家带口”飞回来歇息,更有国宝级珍稀物种——中华秋沙鸭在此栖息。铜山源流域通过综合整治,关停3家活性碳厂和其他11家企业,关停生猪养殖场4500多家,削减生猪存栏11万多头,水质由劣五类提升至二类,保证了下游万亩茭白基地通过生态循环种植,191个指标达到出口日本标准,直接带动周边1500多农户增收5000多万元,首批出口日本的茭白批发价便达到17元一斤的“天价”!
     
      为了让地更净,衢江建立土壤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由政府牵头对所有土地土壤质量进行评估,摸清“家底”。目前,已完成10万多亩土地的检测与洁净,计划三年内完成500家生产基地土壤环境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划分各类农产品种植区。经检测,莲花镇、高家镇等地有5000亩土地含有丰富的富硒元素,种植本地特有的黑花生,品质大幅提升,价格提高30%仍供不应求。同时,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要求,积极推广“资源—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例如碧岭丹地家庭农场的秸秆牛羊粪发酵堆肥,淘果园的“蔬菜杂粮—鸡鸭养殖—农家肥培植”有机生态循环模式,华瀚现代渔业园区的稻鳖共生……着力解决农业生产过程造成的“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立体污染问题。
     
      为了让天更蓝,将浙江最大的钙产业基地——衢江上方镇的168座石灰土窑及重钙、轻钙企业一次性关闭。上方镇石灰石储量占浙江省的30.8%,曾是当地人致富的“聚宝盆”,但低、小、散的发展模式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恶劣的环境严重威胁着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家家户户紧闭门窗,户外到处是“白眉道人”,曾被戏谑为“白区”。2014年5月,衢江决心强势推进钙产业整治,先后关停钙类企业165家。如今,镇容焕然一新,“雪山”“牛奶河”消失,河中鱼虾成群畅游。许多在外的乡贤游子对家乡发生的喜人变化感慨不已,并捐资重建当地文化礼堂,游子们终于找回了儿时的青山绿水!
     
      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得益于衢江区委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果敢举措。一方面,以雷霆手段抓整治。衢江牢记省委书记夏宝龙视察工作时提出“养什么都可以,但是养什么都不能污染环境”的要求。科学制定整治方案,持续重拳出击。在集中整治的攻坚阶段,区、乡、村干部“5+2、白+黑、晴+雨”,开展拉网式大排查,仅一周时间全面完成防反弹的整治任务。促使100家规模养殖场40天内按照美丽牧场建设的要求,全部纳入智慧环保平台,在全市率先实现污染治理线上监管全覆盖。另一方面,以科学的方法促整治。围绕“养多少、养什么、怎么养”等问题,综合施策、科学治污,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等合作,利用生物菌种技术,将猪粪转化为有机肥,为地力提升服务。
     
      位于衢江区莲花镇的宁莲牧业有限公司是全省首批20家美丽牧场之一,年出栏生猪3万多头,养殖场与金苍垄水库仅一墙之隔。96幢干净整洁的猪舍坐落绿荫中,经处理后的养殖废水变成中水回流到近300平方米的方塘里,在水中嬉戏的几十尾锦鲤与不远处蹁跹的白鹭相映成趣。在浙江全省“五水共治”背景下,其他水库边的大型养殖场都陆续关停,缘何此处兴盛至今?“一路走来,几次遭遇生死关口,我们全靠一项关键技术——排泄物资源化利用。”33岁的公司总经理秦唐勇道出了制胜“法宝”。宁莲公司有一套完整的资源化利用模式,通过膜分离浓缩技术处理,每天能将100吨沼液分离成15吨沼液浓缩液和85吨清水,中水用于猪栏冲洗和绿化灌溉,液体有机肥用于周边2000亩土地,成为增产增收的法宝。目前,全区百家养殖场都采用此类模式,实现零排放更串起一条农业生态链。不仅如此,衢江区还组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统一收集全区各养殖场的沼液用于新垦造耕地地力的提升。据测算,全区耕地地力提升需用沼液量为现有生猪养殖排放量的近1.5倍,真正做到一滴污水不外流。
     
      壮士断腕、苦尽甘来,“环境革命”让衢江人民经受保护与发展的“阵痛”,但涅槃重生也让衢江迎来绿色发展的新蓝海。经第三方国际检测机构——瑞士SGS公司环评检测,29项指标均优于国家一类水标准,同时也大大优于WHO(世界卫生组织)和EPA(美国环境署)饮用水的水质指标限值。
     
      破茧成蝶促转型
     
      ——全区域全产业链高标准打造放心农业
     
      经历了污染治理的阵痛,衢江区找回了绿水青山。然而衢江区委也面临巨大挑战——尽快让3.8万户、10多万群众转产转业,在全面小康路上不掉队!
     
      衢江区委一班人在守住绿水青山后,努力在赢取金山银山上动脑筋、想法子。针对衢江农业大而不强、保障力低、品质不高的现状,区委审时度势,从历史的方位、衢江的基础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发展放心农业的战略目标。
     
      为何是“放心”农业,而不是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业?吴江平说:“有机是小众的,全区域有机在现阶段并不现实;而绿色、无公害等提法,由于概念太多,老百姓一下难以弄清,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来讲,实际上老百姓要的就是两个字——‘放心’。‘放心’不仅代表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无公害或者有机农业,其核心也是‘放心’二字。”
     
      “放心”二字,说来容易做着难,一个基地、一个农场种出“放心”农产品不难,难的是如何实现全区域、全产业链的“放心”。农产品从生产、销售再到餐桌,整个链条涉及几十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让农产品变得不“放心”;同样,全区十多万农户,任何一户出了问题也会让“放心”二字流于形式,那么,衢江是如何实现全区域、全产业链的“放心”呢?
     
      2013年开始,衢江区从制度层面入手,按照“夯基础、建机制、打品牌、资本化运作”“四年四步走”计划,一年一个重点,逐个破解监管难题,将“放心”二字做到极致。
     
      夯基础,把好生产环节关。生产环节多、生产主体多,违法违规的机会成本低,“放心”二字就无从谈起。因此,衢江区以发展家庭农场为抓手,从土地集聚入手,通过建立土地信息资源库,推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和租金、股金、薪金“三金”共享机制,推动土地整村、整区块流转,引导土地向家庭农场规模流转、家庭农场向农业“两区”规模集聚,推广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流程,提高“放心”农业规模化水平。目前衢江区发展家庭农场1400多家、经营面积12.5万亩,占全区耕地的48%,其中经营面积达100亩以上的有800多家。土地集聚了,主体才能更好地对产品安全负责,更利于全面监管,避免疏漏。
     
      建机制,打造“放心”农业八大体系。土地集聚后,区委召开全委会把“放心”农业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战略来抓,提出全区域、全产业链发展“放心”农业目标。开展产地环境保护、农资市场监管、农业标准生产、产品检验检测、质量安全溯源、生产经营诚信、技术服务支撑、多元营销市场等八大体系建设。
     
      如农业标准生产体系,即按照不同的产地环境要求科学划分生产区域,构建以供给G20峰会食材的淘果园农场等6家家庭农场为塔尖,以按G20标准生产的若干家庭农场为塔身,以按八大体系标准生产的大部分家庭农场为塔基的金字塔标准化生产体系,每个层次的农产品都有严格的生产技术标准,农场主须按标生产,一旦违规将取消其家庭农场相应的授牌;质量安全溯源,每个产品的种子来源、播种时间、用肥用药情况、采摘时间等信息都有二维码可追溯,在衢江区,即便是两个茄子、一把青葱、三个猕猴桃小包装的盒子都贴着二维码;生产经营诚信体系,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红黑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落实、定期发布放心指数,倒逼家庭农场诚信经营,不定期组织检查,追责问责法制化。近几年,衢江法院立案查处食品安全案件16起。2016年又有4名干部因食品安全检测不合格被问责。在农资市场监管体系中,衢江区是浙江省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首批试点单位,但凡进入衢江销售的农药区农业局都会打上二维码,农资服务点购买农药,必须出示“身份证”并说明用途,最后农药瓶还要回收,确保出现问题可以追责。
     
      在品牌建设方面,衢江区着力打造全区统一的“千年农夫”品牌,并通过追溯体系建设实行统一管理。在资本运作方面,通过家庭农场“个转企”、完成公司化改造,鼓励企业间通过资本运作做大做强,如浙江省农发集团联合3家家庭农场共同成立的浙江天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将19种放心农产品送上G20餐桌!
     
      为实现可持续放心,衢江人在资金补助上将原来修建大棚、道路等设施的钱全部用来助力新技术、新品种、检测设备以及大学生引进等方面;在主体培训上取消原来的年终考评方法,将部分农业项目补贴资金用于优秀家庭农场主“见世面、学本领”。两年来,已有7批150余人次的家庭农场主赴台湾等地考察学习;在宣传方式上开通家庭农场“周末免费直通车”,邀请消费者前往家庭农场参观生产基地、了解生产过程、观看快速检测,零距离感受“放心”,让家庭农场成为“田园超市”。几年来“田园超市”带动放心农产品销售3.5万吨,销售额1.6亿元,年带动周边2000多农户增收6000多万元。
     
      四年的持续坚守、不懈努力,衢江创建“全国首批10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全国50个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和“全国10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之一”,并成功承办全国首届生态循环农业现场会。放心农业的衢江实践成为“浙江省2014社会管理创新十佳案例”和“2016中国十大民生决策”。如今衢江绿水青山正变成金山银山:全区26万亩耕地中“万元田”达6.2万亩,400多家实现二维码追溯管理。发展放心农业,并积极引导原生猪养殖户通过以菌换猪、以菜换猪、以药换猪等方式增收致富,96%的退养户实现转产转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在生猪整治的大背景下,仍保持年10%以上的增幅。衢江农产品成为峰会供品后,有许多产品从原先的论吨卖、论斤卖,变为论个卖、论克卖。如今漫步衢江的家庭农场,果蔬长廊、景观喷泉、莲花塘、乌篷船、小桥流水、瓜果鲜翠,一幅放心农业的美丽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改天换地立潮头
     
      ——努力打造未来中国“三农”发展新标杆
     
      衢江区富里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总投资约30亿元,水田垦造总面积1.8万亩,采用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建设工期15个月,直接受益的有2个镇6个行政村2033户、6823人。作为省级农业物联网工程建设示范区,华东地区最大的土地垦造项目,目前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已将一期工程项目列入6项国土资源管理试点工作之一,最终要建成可看、可学、可复制的水田垦造样板区。
     
      开山辟壤,挖渠引水,变万亩荒山为良田。荒芜的旱地改水田需要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农田防护、田间道路等一系列的工程,这些宏大工程需借助机械力,但富里项目地处半山坡。经过调研,富里项目区紧邻江山江,区域内有3个小二型水库,通过泵力二级加压可实现衢江的“南水北调”,引水入田造沃野千里!
     
      为何不在现成的现代农业园区内“精雕细琢”,而要在乱坟岗、不毛地开创这等“伟大事业”?“这是衢江区在农村土地综合改革上的一次探索。要以造福子孙后代的长远眼光来打造这万亩水田。衢江区打造放心农业,是整体上的‘放心’,需要从机制上突破,从土地集聚入手,推广标准化、规范化生产过程,提高放心农业规模化水平。”区委书记吴江平一番阐述道出了谜底。衢江从放心农业的成功实践获得启示,同时也让衢江区委一班人“心气”更高。原来放心农产品还仅是农业产业领域的实践,富里综合改革试验区却要对未来农业技术的引领、农业新业态的培育、农民的创收致富、社会的管理模式和美丽乡村的建设来一次全方位的改革创新。
     
      衢江区已有两大成熟的农业板块,一个是以莲花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核心,这一板块代表传统农业的转型方向,是传统农业提升的样板区。另一个是以全旺镇国家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和省级农高园为核心,这一板块代表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正着手打造全国高科技农业的样板。如果加上富里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就能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不仅能为衢江放心农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和空间,还将形成以莲花、全旺、富里三个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辐射全区三分之二以上乡镇的三大农业特色小镇。
     
      在富里进行农村综合改革试验,衢江区委一班人细算四笔账。政治账——符合上级政策要求。2014年以来,国家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要求,土地整治从追求耕地数量的占补平衡,转到追求数量与质量的“双平衡”。该项目可新垦造近万亩优质水田,也符合浙江省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相关要求,可谋划建设智慧农业小镇。更深层的意义将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探索人口集聚新途径,试验区范围内的散居农户既可以选择向中心村集聚,也可以选择向集镇集聚,还可以选择向衢江新城区集聚,给予村民更多选择权。
     
      经济账——能够增加各个层面的收入。实行土地整村流转后,进行统一规划整理、统一进行配套建设,既可以减少路渠等配套用地,有效增加耕地面积,又可以提高土地质量,每亩可增加土地租金300到500元。收益由村集体统一调配,既可以给村民分红,又可以为村民购买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还可以投入美丽乡村建设。水田指标在现阶段属稀缺资源,也可以通过置换有效破解衢江经济社会发展财力不足等难题。
     
      社会账——满足当地群众的期盼和愿景。项目区范围内大量的裸地、内陆滩涂,土地地力条件差,不适宜农作物生长,长期处于荒芜状态。当地群众对于土地整理开发、增加经济效益期盼强烈。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之后可以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将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结合起来,发展融合一二三产的“第六产业”。可以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景观,结合农牧业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生活等内容,吸引游客前来游览、品尝、体验、休闲度假等。
     
      技术账——顺应了农业产业发展方向。目前,衢江区现有的莲花和全旺两个农业园区发展空间已做到极致。今后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是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通过农业大数据、智慧水利、精准农业、智能设备、电商农业等手段,着力提升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习台湾等地先进经验,建设现代农业创业园,打造现代农业企业孵化器。在试验区鼓励探索新的农业创业模式,如打造返乡农民创业模式等,形成成熟经验后示范推广。
     
      华夏文明根植于农业,命脉在农业。“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核心问题。衢江区以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全区域、全产业链打造放心农业,全面拉开“三农”转型改革大幕。它重燃了农村发展希望,重构了社会诚信体系,重兴了乡村生态文明。衢江农业勇立潮头的成功经验只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和衢州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一个缩影。“‘三农’的转型升级不像城市建设、项目招商那样立竿见影,要下长久的功夫,要下真功夫,虽然收效慢,但能给衢江40万百姓民生福祉带来长久效益,既是良心工程,更是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区委书记吴江平如是说。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6525.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