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菜共生的农场内景。
假期回乡探亲,被朋友邀约外出游玩。可时下正是寒冬,山东烟台这座北方的海边小城有什么地方可以去游玩的?朋友狡黠一笑,“秘密。”
朋友驱车从城里行到郊区、再到农村,一路上崎岖颠簸,颇不容易。正当我完全不知所以的时候,他带我来到了牟平区玉林店镇尺坎村。
在我印象中,这里不过是普通的农村,早些年,是一望无际的农田,村里人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种植小麦玉米或者花生,后来建起了塑料大棚种植蔬菜红火过一阵,但现在种田的村民越来越少,大棚年久失修也就荒废了。
朋友告诉我,如今这里有几个大棚被承包了下来,搞起了无土栽培,名字叫艾维农园。
废弃大棚里种出了生态农业
我本来以为,个体农庄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且不说很多产粮地区为了增收采取过类似的经营模式,即便在北上广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也有不少,所谓的区别不过是装修风格不同罢了。
然而艾维农园的大棚里,却是另外一个世界:各种花卉植物枝叶繁茂,长势宜人。仔细一看,大棚的地面上是深挖的鱼塘,鱼儿自由自在,水也是清澈见底,绿植都用无土栽培的形式种在种植槽里,水池和种植槽上方悬挂满了独立的气雾栽培定植桶,到处都是潺潺流水。
正在愣神的时候,工作人员于鹏飞端着茶迎了上来,笑盈盈道:“这是刚刚摘下来的薄荷泡的茶,尝尝。”清呷一口薄荷茶,香气四溢,沁人心脾。
“这里是鱼菜共生的大棚。”于鹏飞说,“简单来说,就是鱼和菜复合种养的立体生态模式,无农药、无化肥。整个系统通过水泵进行循环,将鱼的粪便和饵料残渣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变为植物可以吸收的硝酸盐等营养物质,水变成了清水又回到鱼池中,可以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
“现在大家都在推崇回归自然、从安全和健康的角度来选择农副产品,我们这儿种有各种新鲜蔬菜、水果,来品尝过的都说是小时候的味道,这样就很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了。”于鹏飞说。
同时,无土栽培解除了植物生长空间上的束缚,通过设计可以打造出优美的自然景观,温室大棚里可以栽植不同地域、色彩、层次的花草树木,再辅之以饲养鱼类和鸟类,就像一个天然森林氧吧一样,是很好的发展生态旅游的内容和方向。
生态农业不是养鱼种菜那么简单
小时候我也生活在农村,村里有水库,种田养鱼之道,多少有所耳闻。
一亩土地,三四成的地面实际上成了田埂和小路,且为增加产量防治虫害,农药化肥从来都是撒了又撒,喷了又喷。
一方鱼塘,为了保障顺利生产,需要采取过滤、沉淀、增氧等方式,一旦出现问题,水质恶化、损失惨重。
所以,养鱼种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于鹏飞一边带我参观农园一边说:“最早是从国外了解的这个模式,国内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最开始半年的时间,养鱼养不活,种菜种不长。”
但如今,肥壮的游鱼和茂盛的花卉蔬菜见证了一切。
“现在我们采用鱼菜共生和气雾栽培复合立体种植模式,种植面积增加了几倍,同时避免了通过土壤传播的大部分病虫害,温室又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可以阻断外来虫害侵入,再配合一些黏虫板、诱虫灯等物理方式可以实现零农药生产。这里好多植物看起来长得比常规种植的还要大。”于鹏飞说,“这种形式的浇水施肥都实现了自动化,需要的只是收菜种菜和进行日常简单的管理,这一个900平方米的大棚只需要一个工人就可管理,可雇用附近村里的农民,工作简单收入比以前种地也要高。”
生态农业带来的不只是商机
现在,这里已经是烟台中小学生科普教育的实践基地。艾维农园工作人员赵云梁说:“假期的时候,很多中小学都会组织学生来这里参观学习,以介绍自然科学知识和普及无土栽培原理为主要内容,也给同学们培养生态循环和环保的理念,我们一年要接待十几批,多的时候,一次就有100多人。”
农园经过近7年的研发和实践,已经探索出更加完善和稳定的生产模式。
“因为我们农场目前主要是技术研发和展示基地,规模不是很大,我们希望通过实践把农业和旅游、餐饮、科普以及更多文化创意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可循环、可复制推广的空间。”于鹏飞说,“这样,就能够为传统农业提升更多的附加值,可以不再需要过度依赖农药和化肥实现高效安全生产。”
经验相对成熟之后,如何推广就成了关键。
一方面,有企业主动找上门来想引进艾维的技术和模式。仅2016年艾维就与近10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2017年上半年,签约合作数量就已经超过了去年。
另一方面,当地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关注着艾维的发展。“很多部门也专门来考察和调研过,市旅游局、农业局、科技局、教育局等一直都在密切关注着我们呢。”赵云梁说。
返程的路上,与朋友聊起刚刚的见闻,我感叹说:“假以时日,这种模式和理念能够推广开来,未来农村生态肯定更好了。”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推进高效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同时,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未来,类似艾维农园这样种养结合的模式会逐渐体现出优势,让更多的人看到农业蕴含的商机,让更多的农民获得真正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