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融合收入高
戴贵洲用一句话概括改革成效,即“量稳质优效益好,三产融合收入高”。
他透露,由于因灾减产和主动调减,2016年全省粮食总产量510.82亿斤,同比减少5.52%,仍居历史第四高位、全国第十一位。
农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计划,成立湖北优质稻产业联盟。推进“一鱼一产业”,做强小龙虾、河蟹、鳝鳅三大百亿产业,加快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2016年,夏收油菜、淡水产品产量,均连续21年居全国第一。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预计2016年农产品加工产值1.5万亿元,与农业产值之比为2.5:1。现代都市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创意农业正开花结果。全省年营业收入10万元以上的休闲农业点达4700家,综合收入265亿元。去年全省注册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70521家和25630个,系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万余人。
农产品质量安全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总量规模居全国前列。
“四不一缓”挑战大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什么困难?接受记者提问时,戴贵洲神情凝重地介绍,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四不一缓”——
农业产业体系结构不优。涉及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失衡,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近几年一直走低,部分农产品存在“卖难”现象,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弱,处于产业链低端,产业链条短,附加值偏低,在全国叫得响的名牌产品很少。
产业融合机制不健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仍处于初级阶段,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数量不足,农业产业化利益联接机制不健全。
生产经营成本不低。农业用工成本居高不下,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资源与环境约束趋紧,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滞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缓慢,降成本难度很大。
农民增收势头放缓。2016年前三季度,我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03元,同比增长8.9%,进入个位数增长区间。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后劲不足;农业受灾重,农民经营性收入降低;政策助农增收的边际效应在递减;农民财产性收入比重依然较小。
粮食产能须稳定
稳产能、降成本、补短板,将是未来要抓的三大重点。戴贵洲特别指出,当前社会上有一种“粮食过关论”,应该警惕。他说,近几年我国粮食虽然达到历史新高点,主要是玉米等粮食品种积压严重,尤其是玉米积压2亿多吨。随着我国人口总量的进一步增加,以及城镇化推动的大批农民进城,他们由粮食生产者变为消费者,未来粮食供需矛盾会进一步加剧。必须坚决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产量可以主动调减,但是粮食产能必须稳定。我省是农业大省,也是粮食大省,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要稳粮、优经、扩饲料。”他透露,将继续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计划,推进粮食优势产业带建设。在巩固襄阳百亿斤粮食大市的基础上,重点支持荆州打造粮食总产百亿斤大市。继续调减低产低效棉田,努力扩大中稻和玉米种植面积。推进果茶菜产品结构向市场紧缺产品调,向优质特色产品调。加快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持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让人民群众吃得好、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