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过节期间,菜价有所起伏,倒也没啥,毕竟蔬菜、肉蛋奶这类吃的东西,受季节的影响比较深。可是,对于搞农业生产的农民来说,最盼的不是春节前这几天猛涨价,而是价格合理而稳定。
多年来,农产品市场“多了多了,少了少了”的问题层出不穷,“蒜你狠”“姜你军”现象你方唱罢我登场,部分品种滞销卖难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给我国农民带来很大损失。
不过,这种局面在2017年可能会有所改观。
为深入推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信息发布引导农民生产和农产品市场预期,农业部研究制定了《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计划》。按照这个发布计划,今年将每季度召开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会,进行市场信息的权威发布。
农业部升级市场信息发布 让农民看得懂用得上
日前,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介绍,从2017年1月起,农业部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系统整合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产品,持续开展农产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一是每日发布“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及重点监测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二是每周发布包括“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及重点监测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三是每月发布包括玉米、大豆、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5个品种的供需平衡表,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生猪等19个品种的供需形势分析月报和“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
信息发布平台:中国农业信息网
唐珂表示,农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周期性、季节性,很容易出现“多了多了、少了少了”,这么多年来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通过发布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增强市场的透明度,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是发达国家普遍的做法,也是我们国家农业市场化的实践经验。
今年农业部着力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前瞻性,为广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看得懂、用得上的信息,尽可能帮助农民群众根据市场需求做好生产经营决策。
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是个啥东东?
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是农业部新推出的反映全国粮油和“菜篮子”产品价格水平的工具,于1月1日起正式上线运行。该指数基于全国200余家典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数据生成。
农业部对批发市场价格的监测和发布,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2005年正式发布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十多年来,这个指数在反映农产品市场运行情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加上新旧批发市场更迭,原有指数在样本品种、样本市场、权重设计等方面也产生了一些不适应,有必要进行全面深度的调整和完善。
与原来的指数相比,现在的“200指数”在品种选择上更注重代表性,比如原来的指数中水产品只有5种淡水鱼和2种海水鱼,现在增加到49种,囊括了贝类、藻类、虾蟹等产品,更加全面反映不断丰富的水产品市场情况。目前的“200指数”选定了111个交易品种作为样本品种,除49个水产品外,还有32种蔬菜、11种水果、7种畜产品、7种粮食和5种食用植物油,品种更具有代表性,权重设计也更加精细、科学。此外,“200指数”接入了一些运行成熟的电子结算批发市场的实时数据,采价效率更高,数据也更精准。
这事儿看起来真得很赞哦!
按照监测结果,镰刀弯地区种啥才挣钱?
2016年,国家重点对镰刀弯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进行调减。而与之相伴的是玉米价格制度改革,很多农民反映2016的玉米卖不上钱。很多农民因此而苦恼,那种啥才能挣钱呢?
唐珂介绍说,“镰刀弯”地区种植结构调整的任务重,玉米面积调下来以后种什么,是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为了给“镰刀弯”地区调结构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去年底,我们组织有关专家,对涉及结构调整的20个重点品种产销形势进行了专题调研,对2017年的市场形势进行了预判。专家的调研结论是:“小、杂、散、乱”是当前杂粮杂豆的种植及经营特点,2016年虽然种植收益整体有所下降,但多数品种价格同比较高;2017年农户种植积极性不减,预计杂粮杂豆总供应量增加为大概率事件。与此同时,调研显示,多数品种需求增长不大,专家建议农户合理安排生产,注意防范价格下跌风险。几个主要蔬菜品种,预计2017年市场将总体保持稳定。从调研结果看,除黄瓜种植意向略有下降外,其他品种都是增加的,使得保持价格稳定的压力加大。种的人多了,价格自然会下跌,这是市场供需规律作用的结果。建议种植户密切关注天气、市场行情等变化,地方农业部门也要加强信息引导,推动产品均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