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1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介绍,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市场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集中上市期东北地区运力紧张,部分地区农民“卖粮难”风险加大等。下一步,将完善信贷担保政策,加强农户储粮能力建设,千方百计防止出现大面积、长时间的“卖粮难”。
发布会上,有媒体提问:关于东北地区今年取消了玉米临储政策,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改革措施。请问措施改革后市场有哪些新变化?当前东北地区的玉米收购形势如何?农业部又应该怎样来面对改革以后面临玉米市场下跌和农民卖粮难风险?
对此,唐珂表示,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粮食收储制度进行市场化改革的第一场硬仗。2016年以来,各个部门按照中央部署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使玉米价格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同时,综合考虑农民合理收益、财政承受能力、产业协调发展等因素,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
“从东北新玉米上市的市场运行情况看,玉米收购价格回归市场,国产玉米市场竞争力提升,玉米及替代品如大麦、高粱、DDGs等进口下降较多,饲料和加工消费性恢复性发展趋势明显,一些饲料企业、加工企业过去都是开工不足,现在开工率明显提高,阶段性供求矛盾有所缓解。”唐珂表示。
唐珂指出,这些都表明,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必须坚定改革信心。值得关注的是,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市场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集中上市期东北地区运力紧张,部分地区农民“卖粮难”风险加大等。据我们监测,2017 年1月份以来,东北农民玉米销售的价格基本平稳,30个水(湿粮)的玉米地头价每斤是5毛钱,比2016年年底跌了4.4%,比去年同期跌了30.5%。当前,东北地区玉米收购进展总体顺利,据国家粮食局监测,截至1月11日,东北地区累计收购玉米4879.5万吨,同比减少3657.6万吨,收购进度与 2013、2014年两年基本相当,与2013、2014年两年同期平均收购量相比减少了97.1万吨。
唐珂透露,下一步,农业部将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加大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巩固和强化多元主体入市收购的市场格局。同时统筹运力调度,发挥国有企业作用,完善信贷 担保政策,加强农户储粮能力建设,千方百计防止出现大面积、长时间的“卖粮难”。我们积极参与中央有关部门的协商机制,提出政策创设建议,比如加工企业、 饲料企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想方设法为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