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结构调整并不是新话题。除了种养殖户的自我调整,全国范围内也进行过几次大的结构调整。上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大包干极大地释放了农民种粮热情,粮食供应好转,我们进行了农业结构调整,但随后粮食生产却连续5年徘徊不前。90年代末,粮食形势较好,我们又开始进行结构调整,但这一轮调整同样导致粮食生产持续几年下滑。这两次农业结构调整都给粮食生产带来波动,原因很多,其中重要一点,在于指导思想并不十分清晰,路径不明朗,对市场形势缺乏深刻研判预判,尤其是没有处理好粮食生产与其他产品,以及粮食产能与耕地质量之间的关系。
21世纪以来,我们坚持把粮食安全放在农业生产第一位,保持了粮食产量稳定提高。从2015年开始,再次提出农业结构调整任务,并于2016年开始推行。这一轮结构调整与以往不同的是,除了整个“三农”领域处于持续向好的通道,我们还总结和汲取了前两轮结构调整的经验教训,更重要的在于,此轮结构调整加强了顶层设计,按照新的发展理念,明确了底线在哪里,重点在哪里,举措有哪些,思路目标路径很清晰。现在可以说,这一轮结构调整初战告捷。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结构调整的实践表明,只要坚持底线思维,牢牢把握粮食安全这根弦,农业就不会出大问题;只要坚持理念创新,以大农业的思维来推动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就能不断开拓新局面;只要坚持突出重点,顶层设计有所为有所不为,就能既确保粮食安全,又充分调动各地因地制宜的积极性;只要坚持市场导向,尊重农民意愿,就能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使市场作用与政策导向良性互动。
当然,初战告捷并不表明结构调整已经完全成功。相反,已经取得的成效更需要我们认真总结思考。这一轮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我们明确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自给能力达到100%”“稳定粮食产量和粮食产能,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和目标,并希望跳出粮食生产与农业结构调整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但在具体实践中,如何让“粮袋子”与“山海经”“林草戏”“果蔬牌”协调统筹,让调整因地而动、因时而动、伺机而动、适时而动,还很不容易。
以玉米为例,今年结构调整的重头戏就是调减玉米,但玉米库存高企并非始于去年,而是连续几年走高,可就在这轮走高之前的2010年,玉米市场供求还是产不足需、供不应求。按理,对玉米种植面积调整应该处于一个动态状态,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可实际中这种调整总是具有滞后性,甚至滞后好几年。因此,如何加强监测预测、做好预判预调,是结构调整需要面对、需要破解的现实问题。
农业结构调整是一道必考题、一道常考题,今年考了明年还得考,近期考了,还有中期考、远期考。做好这道常考题,以不变应万变不行,仅靠政府或者单靠市场都不行,根本还在于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把新的发展理念化为勇于实践、敢于实践的行动,才能走出一条中国农业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