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不紧密、链条短、附加值不高等问题,近年来,泉州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农业农村经济稳健增长,预计2016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约9%,达到1.7万元以上。
结构调整,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首先是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泉州市农业局局长刘锦川说,“市里出台了力度空前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意见,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
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每年创建标准果园5000亩。市财政拨出专项资金扶持茶产业发展,建设生态茶园1.5万亩。推广生猪生态养殖模式及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示范,完成存栏250头以下的3616家生猪养殖场(户)整治任务。
全市完成设施蔬果大棚项目131个,建设面积1.1万多亩,全市设施农业总面积达13.2万亩。全市林下经济项目133个,完成项目投资1.3亿元,林下利用面积78万亩,从事林下利用农户9万户,林下经济产值12亿元。
全市共创建10个省级以上园艺作物标准园、16个省级以上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36个种植业示范区、109个畜牧业示范场、两个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
自2009年以来,市财政每年安排资金扶持休闲农业示范企业。形成采摘果园、市民农园等10种泉州特色休闲农业模式。已建成各类休闲农业点275个,年接待游客851万人次,带动农户2.8万户,营业收入10亿元。
多元化发展,培育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一些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对产业融合带动力不强,还有些经营主体有名无实,不具备开发新业态、新产业能力。”泉州市农业局科技与产业发展科刘立新说,针对这些问题,市里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组织,鼓励他们探索融合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培育知名品牌。
多年来,市里出台系列举措,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8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20亿元。龙头企业采取了合同订单、种苗供给、技术指导、保价收购等契约化合作形式,与37.5万农户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利益联接关系,带动农户增收约55亿元。
鼓励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拓展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鼓励家庭农场开展农产品直销。全市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达5063家,家庭农场达776家。
加大信贷投入力度,涉农金融机构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主办行”服务机制,以建立“首贷”“增贷”为目标,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贷款“增量拓面”。截至9月末,全市4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30亿元,同比增长20%,新增“有贷户”超700家。
“一区两园”建设,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以安溪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惠安台湾农民创业园和9个省级农民创业园为主要内容的“一区两园”是泉州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一区两园”创建3年来,实施项目141个,完成投资17亿元,项目建设涵盖茶叶、蔬菜、食用菌、水果、畜禽等优势特色农产品。
以茶叶加工集中区、园艺园区、设施农业集中区、食用菌集中区、蔬菜集中区为建设重点,引导相关企业向园区集中。全市省级农民创业园(示范基地)内,已吸引558家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入驻投资创业。
深入开展“一县一地理标志”活动,市政府对每件地理标志商标给予奖励10万元的扶持措施,目前全市共有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5件。
扶持发展一乡(县)一业、一村一品,加快培育乡村手工艺品和农村土特产品品牌,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目前全市共有农产品商标3.4万件,约占全省农产品商标数的30%、全市商标总数的14.7%。
品牌建设与电子商务结合,推动了农产销售的快速提升。全市各地投资1.7亿元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20个,进驻农产品企业9万家,2015年农产品电商平台交易额9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