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播种的时候,内蒙古农民巴大哥就为“种什么”发愁。他试种了鲜食高粱、青贮玉米等,效果并不好。“种了10亩高粱,出现了倒伏,产量比预期低了一半;青贮玉米,只有上规模,才能有效益。真不知道来年还能种什么。”“怎么种”也让这位“老把式”犯难,“改了新品种,什么时候追肥浇灌,如何预防病虫害,市场行情怎样,心里都没底。”
巴大哥的境遇并非个案,如今在各地采访,时常会听到“老把式”们不会种地了的感叹。当前,越来越紧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升级的居民消费需求等因素,迫切要求农业生产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精细化种植、精确化生产、精准对接市场。虽说历史积累的精耕细作传统、多年跟土地亲密接触积累的经验仍然重要,但若单单“靠经验”“凭感觉”,显然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于是当传统种植遇上了结构调整,当耕作习惯遇到先进技术,当自家的“小算盘”遇到了变幻的大市场,一些农民难免出现了不适应、不习惯。有的地方搞测土配方,施肥前要精准称量,但习惯施肥洒药“一把抓”的老农嫌麻烦;有的地方和面粉厂签订了收购协议,但农民嫌分品种单收、单储费时费力……
“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是当前农业发展必须回答的命题。在不少地方,“老把式”们仍是种地主力军。如何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最大程度减轻转型带来的不适感,关系到农业结构调整是否能够顺利推进,更关系到粮食安全能否持续得到保障。
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帮助“老把式”尽快适应新趋势。想农民所想,解农民所难,多在规划和服务上下功夫。就拿培训来说,各地举办了不少培训班,有的班把农民“圈”了半个月,可培训内容要么让农民觉得太“高大上”,在田间地头用不上,要么让农民觉得太落后,还不如自己摸索经验。让农民感觉“瞎耽误工夫”的培训搞多了,自然会影响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也注定难以产生好效果。因此,要着眼于农民的实际需求,通过针对性强的举措,帮助他们提升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一位长期从事农村工作的干部总结,想让农民接受新事物,必须有“头雁”领着干,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会心甘情愿接受新技术、新手段。新型经营主体在资金、技术和市场信息上有优势,有能力试种新品种,采用新技术,未来需要强化的是如何让他们与农民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跟着能人干,让新科技和老经验有效“嫁接”。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关键阶段,新事物、新理念不断涌现,多关注传统农民在转型升级中遇到的困难,多提供有效的扶持,才能让巴大哥这样的“老把式”种地的底气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