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中国经营报》主办的“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金融高峰论坛”在京召开。会议以“变革中国——新经济新平衡”为主题,邀请诸多专家学者、先进企业共聚一堂,展望并深入分析中国经济所将迎来的机遇和挑战,求解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道。大会颁发了2016年度卓越竞争力奖项,中国普惠金融领军企业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荣获 “2016卓越竞争力普惠金融践行金融机构”,“2016新金融意见领袖”两项大奖。宜信普惠高级副总裁田颖受邀参加“卓越前行——金融的责任与使命”金融论坛,就新常态下的金融创新、金融安全与监管挑战等问题与论坛嘉宾一同展开探讨。
唐宁表示:“中国的网贷行业从2006年的一个想法,到今天已经发展具备万亿规模,监管格局越来越清晰。网贷行业在中国的创新,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引领的。” 在今年11月举行APEC工商管理人峰会上,唐宁作为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的代表,分享了政府监管和行业创新者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强调了实现监管支持金融创新,推动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在世界引领的地位的看法。此外唐宁还指出,中国的金融科技创新应该是双轮驱动的增长引擎:一个引擎是大量未被传统金融服务覆盖的需求;另一个即是利用科技开掘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宜信普惠高级副总裁田颖(左二)在论坛上发表讲话
田颖在论坛上表示:金融科技的核心逻辑是,通过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使金融变得更加可触及和高效,让受众获得更好体验,这也是金融产生变革的核心意义所在。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金融细分领域正在科技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驱动下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当这些技术运用于普惠金融的发展中时,可以更加显著地推动其高效服务实体经济。
在今年G20峰会期间,宜信普惠参与制定的《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发布,勾勒出普惠金融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共同愿景。宜信普惠认为,《高级原则》的关键词应该包括数字化的、可持续的、负责任的以及拥有大智慧的。其中,数字化讲的是技术;可持续与负责任强调的是风险与金融服务创新之间的平衡以及对消费者和社会的责任担当;大智慧,指的是监管对数字普惠金融应秉持刚柔相济的态度,既要坚持底线原则,又不能“管死”,要给予金融创新相应的探索空间。
田颖(左三)代表宜信普惠领取“2016卓越竞争力普惠金融践行金融机构”奖项
作为在普惠金融领域深耕十年的企业,田颖认为宜信普惠目前已经积累了适用中国用户、先进的数字普惠金融的本土化经验。她透露,宜信普惠的一大重点就是帮助中国中小微企业解决最头疼的信贷资金获取难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为企业赋能。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宜信旗下的翼启云服平台,就借助金融科技的手段,通过建设更中立性的云平台,为商户实现一站式的财务、运营、业务综合管理。在产融结合的路子下,用科技力量反哺实业,提升企业的金融能力。
在上述平台中,依靠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可以实现授信企业风控下沉,解决传统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惯有模式。比如通过在贷前、贷中、贷后动态监测其发票、订单、销售、物流等数据的综合观测,小微企业不再只是依赖核心企业去进行信用背书或提供风控支持,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积累的财务数据获得快速授信。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变革的力量也在农村地区也已经发酵,一些有意思的金融科技,已经运用在普惠金融的最前沿。据田颖透露,在农村这片征信盲区内,
“与宜信发生的交往,可能是农户的第一笔信用交易,面对大量信用空白的农户,我们做的不仅仅是帮他们创建信用记录、培养信用意识,还要帮他们维护信用,最终建立起农村的信用体系。”
通过对农村小微企业在网购、电商、生产经营中留下的数据进行挖掘,宜信正在建立起更有效的信用模型。一个有意思又有效的经验是,在农村金融租赁中,将感应器装在农户租赁的拖拉机、收割机等机具上,远程了解它们的作业情况,并可基于此展开风控。
用科技力量升级金融服务,再用金融服务去反哺实体经济,是宜信发展科技金融的逻辑。不仅仅停留在国内,宜信设立的新金融产业投资基金就专注于捕捉国内外的新金融产业投资机会,并已经投资了Circle、Tradeshift等海外Fintech公司,表明了宜信进一步布局金融科技行业的决心。
田颖表示:“我们坚信,在高速发达的商业社会里,信用是最大的财富,而商业最大的作用就是释放信用的价值来促进整个商业和经济社会更有序更高效的发展和运作。普惠金融既要普惠又要可持续,这就要求我们比传统金融机构更加高效。宜信普惠利用科技来进行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两个创新相结合,能够提升金融服务的可触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