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富水村到缺水村,从用水无忧到天天喊渴。近年来,宿州市埇桥区不少村庄农业用水的现状,折射出深层次原因,即源源不断并日益递增的用水需求,与有限的水资源、有限的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该市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是我省乃至全国农业发展遭遇困境的一个缩影。
确实,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愈发突出、国际竞争压力日益加大,已经到了不转变方式就难以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关口。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部署。实践证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同时,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埇桥区三八街道、西二铺乡、北杨寨乡的10多个村数万亩土地位于地下水水源保护区,由于大型供水设施的“虹吸效应”,这一区域的机井大量废弃,灌溉用水难以保证,农作物生产效益逐年下降。
12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宿州市埇桥区三八街道十里村村口,只见白色地膜一眼望不到头,地膜下,中草药白芷已长出绿苗。田垄上,农民们正整地打穴,栽种黄桃树。今年秋收以后,全村不再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传统农作物,而是全部改种无公害水果和中草药。
机井不出水 农业直喊渴
埇桥区三八街道、西二铺乡、北杨寨乡属城市水源保护区,地下水丰沛,过去农民在院外或田边随便打口机井,清冽甘甜的地下水就汩汩而出。但近几年来,这里的部分村庄却从 “富水村”变成了“缺水村”。
一位基层干部告诉记者,在水源保护区有一些百米深的水源井,它们是政府建设的城市供水设施。由于 “虹吸效应”,这些水源井越多,地上的机井就越难出水。过去,宿州城区人口少、容量小,水源井数量有限,并没有给周边村庄的用水带来多大影响。近年来,随着宿州城市快速扩容,水源井短期内猛增到60多口,造成周边村庄的机井无法使用。今后,水源保护区还将建设更多水源井,以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自来水供应需求,这必将加剧村庄的用水紧张。
为解决群众生产用水,每到农忙时节,政府部门会暂时从水源井拉出一些水管,让农民接水灌溉。然而,外接的水管数量有限,农民轮流使用,多有不便。生活用水问题同样让农民头痛,为了取水,他们要跑很远的路,肩挑手提,颇有怨言。
今年,宿州市政府投入巨资,为这些缺水村庄陆续开通了自来水,但灌溉用水仍无解决良方,导致农业成本较高,农民增产增收受限。此外,随着水源保护的日益严格,附近村庄使用农药、化肥量也受到控制,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要求。
科学调结构 农民愿配合
为解决水源保护和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宿州市一方面引导当地发展节水型农业,一方面积极探索农业转型,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经过认真调研论证,需水量小、少施和不施农药化肥的苗木花卉成为发展方向。
早在今年秋收前,埇桥区就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农民自愿流转土地,转型发展。目前,土地租金确定为每年每亩500公斤二类小麦(1180元),流转土地的农民可优先在苗木花卉基地务工,务工收入每天约为50元至60元。
由于涉及数万亩农业区域的整体转型,基层干部起先心里没底,可没想到,农民对转型发展十分欢迎,一拍即合。在三八街道九里村和十里村,农民为了让流转大户能“相中”自己的地,主动将玉米秸秆打碎还田,留出一片清清爽爽的“净地”。三八街道副书记孟爱学高兴地说,往年基层干部为禁烧死看硬守,今年村民主动配合,干群关系和谐。
“俺两年前就盼着这一天了,这次主动参与政府的宣传动员。”三八街道九里村69岁“乡贤”王家桂对记者坦言,受灌溉水源的限制,近年来当地农作物收益一直不高,农民种地积极性下降,一些农民粗放种植甚至撂荒。他先给乡邻们算了笔经济账:“种一亩粮食刨去各项成本,每年挣不到700元。转型之后,农民身不动膀不摇,每亩净得租金1180元,而且在自家地里务工,每天拿几十元报酬,收入比过去大大增加了。 ”他又算了笔生态账:“俺村坐落在城市 ‘大水缸’上,如果继续使用化肥、农药,不是自己毒害自己吗?转型之后,‘大水缸’得到了保护,农民也得到了实惠,两全其美。 ”
在推进农业转型的同时,埇桥区政府竭力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开展农村畅通工程,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每隔50米安装一盏路灯,让村庄焕然一新。 “政府承诺几年内让这里天蓝、地净,力争打造成森林公园。不久的将来,俺家门前一定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俺们的幸福指数也更高。”村民徐永贵展望转型后的前景,笑意盈盈。
政府补贴多 大户热情高
近年来,由于经营效益不理想,在皖北一些地区,大户流转土地热情不高。不过,宿州水源保护区村庄却呈现“抢租”土地的热潮。原来,政府的高额补贴激发了他们的热情。
大规模流转土地,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难控,苗木花卉又是长线投资,这些因素都使经营者心存顾虑。为了给流转大户吃“定心丸”,宿州市和埇桥区出台优惠政策,对土地流转补贴地租的80%,暂定连续补贴9年,补贴力度在全省没有先例。消息一经传出,全国各地的经营大户纷至沓来。
宿州市民陶行龙一直在海南种香蕉,得知家乡的政策,立即带着“第一桶金”回乡投资,凭实力率先在十里村流转了1000多亩地。由于前期地租投入少,陶行龙把省下的资金全部投入到农业科技上。今年9月,他从萧县、砀山重金聘请农技人员负责黄桃生产,还从亳州请来中草药专家帮助他种植和管理白芷。按照宿州市的要求,苗木花卉须采用节水灌溉和无公害种植方式,避免使用农药和化肥,因此,陶行龙的苗木基地里全都是耐旱型品种,施用的是农家肥和有机肥,采用的是灭虫灯和诱杀剂等物理防治病虫害方式,不仅有利于保护地下水,而且可以保证果实口感更好、耐贮存。“黄桃每亩年利润 6000元,套种白芷年利润又可增加4000元,比起传统农业种植,效益增加了10多倍。 ”陶行龙说。
“政府给好政策,我们也要为当地作贡献。”陶行龙说。苗木花卉平时需要雇人管理,在水果授粉、果实采摘、中草药后期制作等时期用工量更大,陶行龙的苗木基地每年需要人工近百人,每人每天支付工钱五六十元,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过去农闲时,留守村民没事就打牌、闲聊,现在有时间就去基地干活,个个劲头十足。 ”村民徐胜利说。
“农业转型也带来了农民思想转变。 ”十里村村民周志龙告诉记者,过去大户进村发展,往往会遇到阻工等抵制行为,现在村民们都希望大户来得越多越好,盼着他们做大做强,因为他们挣了大钱可以带动更多村民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