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气分析的结果表明,农业生产增长继续加快,全国秋粮已进入收获高峰期,今年仍有望获得好收成;受马铃薯及猪肉价格回落的影响,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明显回落;农产品价格的回落,导致务农收入及终端食品零售增长不同程度放缓;农产品出口继续保持温和增长态势,占出口份额较大的水海产品以及蔬菜出口增长继续加快。
中国农业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结果显示,2016年三季度,中国农业经济景气指数(以下简称农经景气指数)为101.6,比二季度上升0.3点,连续2个季度回升;中国农业经济预警指数(以下简称农经预警指数)为90.0,比二季度低6.7点,继续在显示正常的“绿灯区”运行。
农经景气指数环比上升
构成农经景气指数的6个指标中,与二季度相比,除务农收入增长略放缓之外,农业生产、农产品出口、农业投资、农林水财政支出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速均不同程度上升。
进一步剔除随机因素后,农经景气指数(农业经济景气指数走势图中的蓝色曲线)比未剔除随机因素的指数值低0.2点,且继续呈下行走势。
三季度,农经预警指数为90.0,比二季度下降6.7点,继续在显示正常的“绿灯区”运行。
在构成农经预警指数的10个指标中,位于“绿灯区”的有5个指标,分别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逆转)和农林水财政支出;位于“红灯区”的有1个指标,为猪料比;位于“浅蓝灯区”的有3个指标,为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产品出口额和粮油食品零售额;位于“蓝灯区”的有1个指标,为谷物及制品进口额。
从灯号变动情况来看,三季度,在10个监测预警指标中,谷物及制品进口额由“浅蓝灯”降为“蓝灯”,粮油、食品零售额由“绿灯”降为“浅蓝灯”,其余8个监测预警指标灯号不变。上述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下降引起的零售增长放缓以及谷物等粮食进口的下降是三季度农业预警指数下降的主因。
农业生产增长继续加快
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0666亿元,同比增长3.5%,比上半年上升0.4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增加值为18569.0亿元,同比增长4.0%,比二季度上升0.9个百分点,继续呈加快走势,但增速仍低于前两年同期水平。
从粮食生产来看,全国夏粮总产量13926.0万吨(2785.2亿斤),比2015年减产162.1万吨(32.4亿斤),减少1.2%,是历史第二高产年。早稻总产量3278万吨,比上年减少91万吨,下降2.7%;秋粮有望获得好收成。
从肉禽生产来看,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833万吨,同比下降1.1%,降幅比二季度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产量3690万吨,下降3.6%,降幅比二季度收窄0.3个百分点。生猪存栏43163万头,出栏47924万头,同比分别减少3.4%和3.7%,降幅比二季度分别收窄0.3个和0.7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我国农产品出口额为522.2亿美元,同比增长4.8%,增速比二季度上升1.8个百分点,连续3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态势。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加快既有基数偏低的原因,更主要的是水海产品以及蔬菜等主要农产品出口保持了良好走势。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水海产品以及蔬菜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2.6%和13.9%,分别比上半年累计增速加快1.9个和2.3个百分点;鲜、干水果及坚果出口额同比增长23.8%,比上半年累计增速放缓8.7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我国谷物及其制品进口额为53.1亿美元,同比下降34.4%,降幅继续扩大,与二季度相比,扩大8.2个百分点。玉米、高粱等谷物进口量的下降,以及国际粮价下跌是造成我国谷物及其制品进口降幅扩大的主因。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玉米、高粱进口量同比分别下降34.3%和29.8%,进口额同比分别下降44.4%和46.4%。
三季度,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0.4%,涨幅比二季度回落7.3个百分点。农产品价格涨幅的回落,一方面与马铃薯大量上市、价格快速回落有关;另一方面,随着猪肉供给的增加,其价格逐步回落。而粮食价格同比跌幅则有所收窄,数据显示,三季度小麦、玉米生产价格同比分别下跌4.2%和13.3%,跌幅比二季度收窄4.4个和2个百分点。
三季度,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0.2%,涨幅与二季度基本持平(微降0.1个百分点),连续5个季度保持温和上涨态势。主要因素仍是前一时期猪肉价格上涨引起的相关仔畜幼畜及产品畜价格的上涨,以及农业生产服务价格的上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仔畜幼畜及产品畜价格以及农业生产服务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30.0%和1.5%。而其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基本平稳或略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