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为何,以及如何与农业走到一起?“农业+光伏”后,农业会变成什么模样,光伏发电又会走向何方?一段时间来,记者持续关注光伏农业发展,并走访调查中利腾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中利万农“智能光伏+科技农业”项目等,试图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无论是理论层面上,还是目前的实践探索中,光伏与农业的“嫁接”都已被论证和印证是一次前景广阔的产业融合--
全新一代农光互补:一项探索破解两个瓶颈
阳澄湖畔的沙家浜镇,河浜纵横,芦苇丛生,丰富的水产资源造就了这里发达的渔业。在沙家浜的江苏常熟现代渔业产业园核心区,有240亩“熠熠发光”的鱼塘显得别具一格:鱼塘中矗立着一排排铝合金支架,在塘面上架起4万多块多晶硅太阳能光伏板;光伏板遮挡下的鱼塘里,大闸蟹、龙虾、中华鳖、塘鳢鱼等特种水产都有着不错的长势。
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综合利用土地和太阳能资源--这是中利腾晖在2011年开发的国内首个“渔光互补”光伏农业项目,在鱼塘和芦苇荡滩众多的苏南地区,这样的探索含金量十足。
渔光互补、林光互补,以及农业大棚光伏项目,在光伏业内被统称为“光伏农业”。无论是理论层面上,还是目前的实践探索中,此类光伏与农业的“嫁接”都已被论证和印证是一次前景广阔的产业融合。
与这片鱼塘相隔不远处,中利腾晖进行了另一场更大胆、更具革命性的全新一代“农光互补”实验:一片经过改造的荒地上,将光伏支架整体提高,支架桩间距加宽,分别达到4米和10米以上,同时采用独特的单光伏板安装工艺,既能充分实现机械化作业,又满足农作物75%以上的太阳光照射需要。10月15日,江苏省农业科技专家对中利万农26亩光伏稻田的测产结果显示,该地块亩均产水稻583.2公斤,与常规水稻产量相当。
“这项实验的成功,使光伏农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光伏产业和现代农业当前面临的很多难题会迎刃而解。”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柏兴将这场实验命名为中利万农“智能光伏+科技农业”项目,而他所说的难题,是包括在东部建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土地瓶颈、现代农业设施投入大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
对于占地面积较大的传统光伏电站而言,光照强烈的西部贫瘠的荒漠化土地无疑是一片“沃土”。但西部地区远离电力负荷中心,电力输送成本高,所导致的弃光限电问题一直无法很好地解决。在东部地区建造光伏电站,电力消纳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但荒滩土地资源稀缺又成为制约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如果找不到突破口,光伏产业将陷入“东西两难”境地。
对农业的现代化来说,生物防控、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等技术的集成已相对成型,但在高效农业设施投入方面,仅靠财政力量尚不够,还需要社会资本的投入。过去几年,考虑到光伏发电和农业生产在土地利用上的兼容和互补,光伏产业内一直在寻找二者的结合点。
“从长远来看,发展光伏农业对于我国的农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从短期来看,光伏农业在一定程度上是解决目前光伏产业困境的有效措施。”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认为。
目前,如渔光互补、林光互补,以及“棚内种菜、棚顶发电”的光伏农业大棚等,已在多地投入应用。而在所有光伏农业模式探索中,“农光互补”模式被寄予的期望最高。
“通过科学合理地抬高光伏支架或采用柔性光伏支架的办法,把农业种植与光伏发电结合在一起。”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红炜所定义的“农光互补”,正是中利万农“智能光伏+科技农业”项目正在做的。区别于其他模式,这一全新一代农光互补技术的突破,可以为光伏农业提供最广阔的可能空间。
“目前,在东部地区,我们主要还是通过改良荒滩荒地建设万农生态光伏项目,种植稻麦作物。事实上,通过抬高光伏板,合理安装单板组件,完全可以做到至少不影响农作物生长,不妨碍一般农机具的田间操作。”王柏兴对中利万农公司的专利项目十分自信。
当然,受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制约,中利万农还无法完全放开手脚进行全新一代的“农光互补”实验。电与庄稼最后的收成已经得到初步验证,大面积应用的成效还需政策放宽,在东部农田上建设一定数量的光伏+大农业的试点项目,才能给出一个清晰的回答。从目前的探索实践来看,中利的实践或许可以为现代农业趟出一条新路子,为光伏产业找到一个新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