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专家观点 » 正文

    郑风田:取消农业户籍,为何农民有喜有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29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日前,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北京将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据不完全统计,

       日前,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北京将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据不完全统计,据媒体报道,截至目前,包括北京在内已经有31个省份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各地普遍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部分地区放宽落户条件。这意味着我国存在半个多世纪的二元户籍制度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不过,只是简单的改个叫法并不能真正消除这些年户籍二元制所带来的问题,户籍制度的下一步改革应该实现城乡资源自由流动。目前农业户籍人口进城打工、买房等制度障碍已打破,但城市居民却无法到农村买房、买地,导致农村资源闲置,城乡财富差距愈拉愈大。未来如果允许城乡资源互动,就会让长期缺乏社会资源投资的农村繁荣起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均等化。
     
      取消农业户籍 农民喜忧掺半
     
      户籍制度的形成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户口登记条例,城乡分割的二元制户籍制度形成。当时为什么会把户籍分成城市与农业户籍呢?主要是由于工业化的发展需要,为了让城市优先发展起来。户籍制度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户口本上的“农业”与“非农”的字眼,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层面上的问题,而是形成了城乡区隔,经过逐步的强化,导致长期以来捆绑在户籍上的利益愈拉愈大。城乡户籍差异背后是收入差距的愈拉愈大。
     
      取消农业户籍对于农民来讲也是喜忧掺半。喜的是没有城乡户籍叫法的差异,城乡身份平等了。忧的是,农业户籍一直与承包地和宅基地是连在一起的,虽然中央政策规定农民进城,并不能强制没收农民宅基地与承包地,但我国有67万个行政村,数百万个自然村,不少村庄还有乡规民约,土政策老办法还依然在扮演着角色。比如,我国的承包地早已实行30年甚至长久不变,据调查,目前有20%左右的自然村还在频繁地调地。所以农民一旦失去农业户籍,对承包地与宅基地丧失的担心也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近年来由于部分985等名校农业户籍生源锐减,部分高校有意在录取时优先增加录取一部分农业户籍的生源,以减少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足带来的困境。如果农业户籍取消后,这些优惠政策是否还能够继续保持,是农业户籍者们担忧的。
     
      获得城市户口,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曾经是很多农民多年来的梦想,但目前一个尴尬的现象是,愈来愈多的农村人口不愿意放弃农业户籍。调查显示,我国75%以上外来打工者不愿意放弃农业户籍。原因很简单,农业户籍变得越来越值钱,他们想获得大都市、发达地区的户籍却得不到,而本地的小城市户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他们还可能因为放弃农业户口而面临宅基地、承包地被收回的危险。城乡一体化,城市户籍所能够拥有的他们都有,更重要的,农业户籍还能够有宅基地与承包地,富的地区还有分红。
     
      以北京为例,北京近郊的农业户口含金量远大于城区户口,主要是他们拥有宅基地,通过拆迁可以获得很大的拆迁补偿。远郊县的农民,其户籍含金量也比城区好。当然,整体来看,我国城市拥有比较好的福利,城市户籍比农业户籍更有价值。
     
      户籍制度改革还需深入
     
      制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忽视了户籍制度背后的东西,仅仅改变叫法,而与之相关的社保、教育等改革配套都不动,这样的改革还需要深入。目前,农村居民可以到城市工作,买房与上学。我国在地级市及中小城镇已放开户籍限制。但目前我国的人口资源流动只是单一的流动,也就是农村的人、财、物单一地向城市流动,而城市户籍人口无法到农村买地买房,使城乡资源流动的渠道被阻隔,带来的后果也是严重的。
     
      京上广深的城市居民可能因为有一至几套住房成为百万千万富翁,而广大农村居民拥有的宅基地面积比城市大出不少,但由于限制交易,农民的宅基地与承包地没有市场价值,农民无法出售出卖,导致他们拥有的资产是没有价值的,增值无望。他们不可能把农村的房屋卖掉而到城市转换大的住房。而城市的资源也无法进入农村,城市60岁以上退休的老年人,还只能在城市窝居,忍受着污染与噪音,他们可以出售自己的住房,但却无法到农村购置养老房屋,这其实是一个极大的资源浪费。城市资源无法流向农村,使农村变得愈来愈凋敝,城乡差距愈来愈大。未来户籍制度的改革应该打破这种人为的制度障碍,让城乡资源能够实行真正充分的互动。果能如此,则我国居民无论居住在城市还是乡村,获得的公共品服务差距会愈来愈小,这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平等。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5165.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