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华:种地的没有白人。特别是热天38度高温在地里。想白也白不了,呵呵。
在周口,刘天华有两块高标准良田,专门用于优质种子的研发推广。之所以种这两块地,刘天华是吃过亏的。
刘天华:成立那一年人家搞优质麦,我也搞,不懂,第一个拖拉机不中,很浅,那一年比较冷,一冻,冻死了。
刘天华说,当时,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是县里的农业局帮了他一把。
刘天华:他说品种不适应,我说啥办法。从2010年他们给我介绍周麦系列,打造规模化。后来我承诺,要干就干,不干就不干,我必须做大做强。
刘天华挨家挨户跑,对村民承诺种子、化肥、农药都不要钱,只要把地给他种,他保证村民不低于当前的收入。
刘天华:在老百姓不相信耳朵,看到了,我得到实惠了,我听你的,那一年我采取了打个赌,我说你要不相信我的钱不收你的,如果这个小麦把不住一般产量我钱不要了。
那一年,刘天华种的粮食亩产达到了1100斤,比过去多打了三四百斤,丰收给了刘天华足够的信心,一个可行的粮食链条开始在他的脑海里形成。
刘天华:不能粮食下来了,随机卖了,没有效益了,走向订单化,就是我给你公司签协议,我打了麦,比人家多卖15%,产量上去了,收入也增加了,就说一亩地一千斤,就是150块,第二个降成本,怎样降,给肥料公司达协议,我们统一进肥料,保证质量,价格肯定便宜,搞大型机械耕种,价格降下来。农机跨区作业,我们通过合作社联网,小麦三天结束,现在提倡跨区作业,第一步到湖北,湖北比咱这提前二十天,湖北收了到南阳,这样管多挣钱。
随着土地规模的扩大,刘天华不断增添农机设备。在他的记忆里,收个麦得半个月,现在四天就结束了。
刘天华:农机新技术推广最关键,农机将就效率,效率高了,成本就降下来,九几年的时候咱们种地靠什么,小拖拉机,小梨小耙,2000年左右的时候是中型化,现在是大型机械化,我是周口第一个装烘干机的,烘干机装上以后,以前玉米人工掰,砍,一亩地甚至得一天,现在新技术呢,玉米收割机一过去收的是子,后面带秸秆还田。第一个保土壤,第二个保安全,第三个玉米打回来随机入烘干机了,白天收,晚上烘,由28降到15,这不存在霉变什么的,你烘干的粮食卖给饲料厂,一斤多卖3分到4分,这利润出来了,打了一个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