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国内农业 » 正文

    试问玉米“路”在何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17    
    导读

     2016年秋季,经产区实际调研,又将是一个玉米的丰收年,目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最新预测为我国玉米产量在2.19亿吨,相较去年产量下降了2.5%,主要受玉米种植面积下降所至。另外,我国新季玉米的消费量预估为1.99亿吨,换言之,虽然产量有所下降,但产需之间仍然过剩2000万吨,再加之2亿多吨的临储库存,国内玉米的去库存之路仍将十分漫长。

     2016年秋季,经产区实际调研,又将是一个玉米的丰收年,目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最新预测为我国玉米产量在2.19亿吨,相较去年产量下降了2.5%,主要受玉米种植面积下降所至。另外,我国新季玉米的消费量预估为1.99亿吨,换言之,虽然产量有所下降,但产需之间仍然过剩2000万吨,再加之2亿多吨的临储库存,国内玉米的去库存之路仍将十分漫长。

    在此秋收之际,我国的玉米之出路又在何方?种植效益、售粮问题、产业发展和价格竞争力等都是压在玉米产业链身上的“大山”。

    “路”在价补分离。在今年两会之后,国家就给出了玉米生产的指导政策,价补分离是总的指导原则,取消之前所执行的临储收购政策,由市场供需关系来决定今年的新季玉米价格。7-8月份,国家与各省市陆续公布了玉米生产者补贴实施方案,按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8月份市场供需报告中预测的播种面积估计,东北四省区第一批玉米生产者补贴折合每亩应当在120-136元之间,折合每吨当在246-328元之间,当然这只是一个估计值。从目前的新季玉米价格预期来看,即使新作玉米跌至1200,生产者补贴政策也将保障农民能够获得一定的收益。因此,此政策既可保障玉米市场定价原则的实行,同时也将降低玉米产业链下游行业的原料采购成本,一定程度上促进新季玉米的销量。

    “路”在托底收购。两会之后针对玉米问题,所给出的第二条政策是托底收购,截止当前,由于新季玉米还未上市,并没有关于此政策的确实方案出台。托底收购给农民和当地政府带来了一些希望,尤其是产销最为过剩的黑龙江,但政策迟迟没有落地,又使其心中揣揣。从现行的实际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地区的仓储容量都已经满容,虽然国家拍卖释放了一部分库存,但相对于玉米产量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所以指望国家进行托底收购的可操作性并不大,而且国家已经取消了玉米临储收购政策。企业是另一个托底收购可能的操作主体,至2017年3月份,农民售粮的最后期限,国家有可能委托央企入市按市场价进行托底收购,同时给予企业相应的仓储或加工补贴,以保障农民手中的玉米能够销售出去。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而届时也可能出台更好的解决方案。

    “路”在国际竞争力。我国上一次巨大玉米的库存压力还要追溯到2000年前后,当时玉米出口实行补贴,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库存,日本、韩国和东南亚都是我国玉米的消化区域。两会之后,针对玉米问题的第三个关键要点,就是玉米价格要与国际接轨,预示了近乎封闭了十多年的玉米出口市场在今年有望打开的可能。而且,近期我国恢复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也揭示了国家在玉米产业出口方面重新进行扶植。按之前的出口市场预估,现在的玉米出口市场的年消化能力估计在1000-1500万吨之间。当然,这也需要我国玉米价格具备国际竞争力,按350美分/蒲的美国玉米期货价格估算,美国出口至日本、韩国的玉米折合成人民币价格在1150-1200之间。因此,我国玉米要打开出口市场,按当前价格模型预估,不能高过1200元/吨的价格,当然也可以对玉米出口进行补贴,使得补贴后的出口成本低于此价格。

    “路”在产业链下游。玉米消费主要在饲料消费和工业消费方面,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最新预测,2016/17年度玉米消费增长达到了11.7%,饲料消费占整体消费量的60%,工业消费占30.5%。饲料消费中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生猪饲料的需求增加,今年年底将逐步有大型生猪养殖厂投产,至明年投产的企业将会更多,虽然目前还较难以预估明年的生猪养殖将恢复到何等规模,但达到10%以上的增长还是非常有可能的。玉米深加工行业近几年迅猛发展,虽然国家政策以去产能为主,但是由于玉米庞大的产量,所以玉米深加工产能扩张的速度还是比较快,但是玉米深加工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并不高,年均在60-70%之间。今年,随着玉米价格的下跌,玉米深加工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有望提高,虽然仍受制于下游的需求,但也应可总体保持7-8%的增长。深挖玉米下游需求,尤其规模化养殖所带来的需求增长,将是未来一至两年,可促使玉米重新回归供需平衡的局面。

    我国近几年所形成的玉米过剩局面,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解决的,需要相对长远的规划,以及对不利天气等自然灾害的防备也是重中之重。四、五年前,受拉尼娜天气影响,全球玉米大幅减产,而我国玉米需求受深加工行业快速增加,玉米的生产能力一时难以匹配,众多国际机构预测我国将放开玉米进口,全球基金借此时机大肆炒作国际玉米价格,种种情景还历历在目。也就是近几年,全球农作物产量持续丰产,压低了众多农业产品的价格,但这并不能说明粮食危机已经远离我国,一旦全球遭遇持续的灾害性天气,粮食储备再多可能也难以让国人感到安全。也因此,一方面合理规划玉米的种植生产,一方面促进下游产业链的科学发展,一方面完善玉米储备管理模式,才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玉米全产业链发展的成功之“路”。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小编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5019.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