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记者9日从青海省水利厅获悉,自该省在局部地区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县以来,明确了水权,防止农业灌溉喝“大锅水”,实现农业灌溉高效节水。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是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多民族聚居区,属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
所谓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大致内容包括农业水权初始分配、供水价格调整、落实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相关政策以及实行终端计量供水。建设内容有灌溉计量设施的安装,末级渠系的配套改建和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建设和规范。
据悉,本项改革最终选定了不同供水方式、自然条件、土壤结构、种植结构的贵德县西河灌区为核心区,选取周屯片区、昨那片区、二连片区和下排片区等地进行农业用水计量和水价核算。项目实施地区分别代表了中型自流灌区、节水灌溉区、小型自流灌区、提灌灌区,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贵德县灌溉水源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而地表水主要来自黄河及黄河支流的水系。农业水价改革前,执行的水价没有达到运行成本水价,水费征收采取按亩征收的方式,存在喝“大锅水”现象,用水多和用水少没有实质性区别,农业用水尚未形式定额用水管理,灌溉浪费现象突出,水价形成未考虑实际成本,不利于节约用水。
而农业水价改革后,试点区先行执行终端水价,终端水价由国有工程供水水价和末级渠系工程供水水价两部分组成,骨干工程实行政府定价、末级渠系实行政府指导价,同时,考虑农牧民群众承受能力,当地逐步执行每立方0.11元(每亩79元)农业灌溉用水价格。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一项涉及多个利益群体的系统工程,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不仅明确了水权,测算了水价,还建立精准补贴机制,促进了高效节水。”贵德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青海省水利厅农村牧区水利处副处长谷建伟告诉记者,青海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而实施节水工程,2015年亩均用水量相较于2011年下降了20%左右。
谷建伟介绍,“十三五”时期,青海计划对52处中型灌区、98处小型灌区进行节水配套与改造,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69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