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网络化、新技术应用,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产业化、引进来、走出去,犹如安庆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引擎,有力推动了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迈进。”市农委主任程春生总结评价说。
美丽乡村竞相争艳
2015年,全市各类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点全年接待游客47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0.53亿元
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共完成各类投资54亿元
曲径通幽、房屋整齐、植被茂密,美化、亮化、绿化、硬化全部配套……
初秋,走在大观区海口镇河港村叶墩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感觉人在画中游。
2012年,我市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围绕“培育中心村、整治自然村、提升特色村”的目标,一大批美丽乡村竞相争艳。
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建设完成了393个美丽乡村中心村,其中省级216个、市、县级177个,整治了3000多个自然村,潜山县官庄村、宿松县金坝村成为全省仅有的“全国第二批宜居示范村庄”,望江县鸦滩镇入选“中国十大最美小镇”,岳西县水畈村入选“中国最美十大乡村”。
“空气质量好、生态环境佳,再加上经济发展,如今农村人的日子要比城里人好得多。”临近中秋,宿松县下仓镇先进村返乡探亲的村民吴邓军说。
“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文化类设施,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一村一品’让农村树起了经济招牌,留住了劳动力。”叶墩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返乡创业村民杨勇说。
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各地乡村旅游火热发展。截至2015年底,全市拥有农业部发布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各类园区190个,其中预计年收入550万元以上的园区近百个;休闲农庄114个,农家乐2180户。全市各类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点全年接待游客47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0.53亿元。
“好山、好水、好空气,广大农村快速成为和谐宜居的幸福家园、增收致富的就业田园、市民向往的休闲乐园。”岳西县主簿镇余畈村留乡创业村民王艳华说。
截至2015年底,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共完成各类投资54亿元,争取省财政专项资金4亿元,整合项目资金25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7亿元。坚持原貌整治、不搞大拆大建,坚持错落有致、不搞整齐划一,坚持田园风光、不搞人为造景,让村庄美得自然、美得持久。
“美丽乡村建设,使得农村脏乱差状况大为改观,农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一批特色乡村更是结合旅游发展,形成了休闲农庄竞相争艳之势。全市传统农村正快步迈向现代美丽乡村。”市委党校经济学副教授查道生说。
农村改革彰显活力
截至2015年底,全市耕地流转面积222.23万亩,流转率49.7%
全市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实现整体推进
2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12家企业在省股交中心农业板挂牌上市
农村,是城镇发展的源头,更是改革的先行试水区。
第十次党代会以来,耕地流转加快推进,适度规模经营遍地开花。截至2015年底,全市耕地流转面积222.23万亩,流转率49.7%,分别比2010年增加94.6万亩和21个百分点。目前,全市规模种植10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9614户,有6户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种植面积最大的达3.2万亩。
规模经营既提高了田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又稳定了粮食生产。近几年,全市粮食增产的90%来源于规模经营主体。
农村土地确权试点启动。2014年,潜山、宿松两个省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率先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2015年,望江、怀宁、桐城等县(市)整县启动第二批试点。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实现整体推进。
农村金融不断创新。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2015年,全市开展信用合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24家,入股社员6956人,共筹集股金1.65亿元,累计为社员发放借款2.24亿元。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取得突破。2014年,宿松县发放首笔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100万元,开创了全市先河。资本市场方面,实现2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12家企业在省股交中心农业板挂牌上市。
家庭农场从无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壮大,龙头企业辐射作用增强,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中坚力量。
五年里,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到2015年,全市家庭农场总数24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5099家,比2010年增加3846家,带动农户数42.8万户,比2010年增加9.3万户。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的基地面积730万亩,带动农户数110万户,分别比2010年增加173万亩和45万户。
劳动力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截至目前,除外出务工的农民,全市农村二、三产业从业人员达17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0%。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9854元,比2010年增加4869元,基本实现了翻番。(沈永亮 张哲生)
来源:安庆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