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古老品种焕发新的活力
创业,他们选择的项目是“再生稻”。久居城市,敏锐的市场触觉让这支创业团队感觉到健康、绿色食品生产大有可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接触到再生稻。”
再生稻,是水稻的一类品种。待第一季稻成熟后,只割下稻株的上2/3的部位,收割稻穗,留下下面的1/3植株和根系,经过自然培育,其再长出一季稻子,这个就是再生稻。
来到金湖乡大塘圩再生稻基地,一股清新的稻谷香扑面而来。这里曾是昔日上海知青垦荒之处,土质特别肥沃,三面被鄱阳湖的支流博阳河环绕,一面背山,是再生稻种植的优良区域。
“再生稻种一季收两茬,既省种,而且再生稻第二茬生长期间是不打任何农药的,所以再生稻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健康大米。”公司的技术专家袁飞龙告诉记者,再生稻对于水土的要求很高,因此这种大规模的再生稻种植在江西尚属首例。
据了解,古人很早就发现了水稻的再生功能,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这样得到的米很香很糯,不过产量很少而且劳动力成本很高。现在农村只有少量老人愿意种植。东方锦程公司与九江农科所合作,选择再生能力强的品种精心培育,使得再生稻二茬亩产能达到200公斤左右,全年粮食亩产能达到900公斤。
该公司针对农田土壤板结、病虫害多发的现状,购买了30万只青蛙投放到稻田里,恢复稻田生态系统,水稻病虫害明显减少了。
小试牛刀后,市场证明了他们的眼光。再生稻二季大米未产先销,北京一家公司与该公司签订了为期10年的再生稻二季大米购销合同,收购价每公斤30元。
新农人:带着情怀辛苦但快乐着
郝春告诉记者,真正开始实施项目后发现土地流转的成本已经开始升高,尤其是懂现代农业技术的农民越来越少,会干农活的农民也后继无人,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加上南方传统为家庭种植,对于大规模的流转农业生产也抱有不理解、观望的态度。
带着情怀投身农业的他们,慢慢地认识到,做农业仅有情怀是不行的。
作为新农人,郝春等人在一步步摸索着前进。他们成立了江西东方锦程现代农业公司和共青城共青源再生稻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形式。部分农户在获得田租的同时被公司聘用为工作人员,部分农户按公司要求种植再生稻,公司定价收购,成为合作社社员。
在生产上他们采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电脑监控管理。任何消费者都能通过电脑查看稻子生长期间的耕作、施肥等田间管理。在产品销售上,他们利用微信、微博、视频、京东、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与消费者建立紧密关系,包括网上预售和互动,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农业辅助作用。
他们与农民同吃同劳动,体验农事劳作的艰辛。他们向农民取经,农民也向他们学习。大塘村村民胡迪谱说:“我种了一辈子的田,现在跟着年轻人学种田,收获很多。他们科学种田,土地里也能刨出‘金娃娃’。”
他们计划着在推出共青源再生稻的基础上,还逐步推出共青源绿板鸭、共青源菜籽油等绿色衍生食品。
8月20日凌晨,郝春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帮收谷的老农说:‘郝总第一次种田就比我们产量高。’现在是零点十九分,我们的最后一车谷装车了。辛苦但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