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顶层设计促进奶业健康发展
记者近日调研了解到,近年来我国奶业逐渐丧失定价权,造成奶价大幅度波动,对乳业上下游均造成巨大伤害。部分企业和专家担心在当前的形势下,如果养殖队伍仍然不稳定,同时进口奶比例进一步加大,我国“奶瓶子”可能彻底落入外企手中。“猪三年、奶四年”。业内认为我国奶周期已经形成并将成为常态。2013年,我国奶价最高达到5.5元,随后开始一路下降。2015年上半年降幅增大,目前已经跌至3.5元,2年来下降幅度近40%,呈现“过山车”式的波动。
奶价暴涨暴跌对我国奶业健康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在2013年的奶价波峰中,许多加工企业为保证生产,不得不高价收奶,造成原料奶和产品价格倒挂;在2015年的奶价波谷中,加工企业库存高企不得不拒奶、限奶,又造成养殖者杀牛倒奶,全产业链受损。
“奶价晴雨表,不是看国内,而是看恒天然拍卖价格。”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历俊说,我国奶价波动主要受到国际奶价的影响,现在是三到五年为一个周期。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刘美菊说,这几年已经形成一个规律了,奶源紧张时国外就抬价格,国内就开始养牛。国内养牛多了,国外就压低价格,国内就开始杀牛。
专家认为,我国奶业之所以受国际影响大,主要是因为进口奶在我国乳制品市场占比过重,并且还在不断加大,我国奶业正在失去话语权。据统计,2008年至今我国生鲜乳年产量增速约0.8%,但加工和消费增速均在6%以上,这其中的空缺均由进口乳制品填补。
据统计,2015中国婴幼儿奶粉年销量约70万吨,其中原装小包装奶粉成品进口17.6万吨,同比增长45%。境外代购、海淘、网购、入境自带的奶粉也快速增长,达到历史新高的13万吨。液态奶进口47万吨,同比增长了39%。
记者调查发现,去年进口乳制品绝对数量虽然有所下降,但国产乳制品下降得更快,也就是说进口乳制品的整体占比仍在上升,目前已占到25%左右。
中国奶业协会秘书长谷继承说,进口奶占比基本合理甚至稍多一点也行,但担心的是出现不确定因素导致进口奶占比突然过快增加,“比如当前欧盟取消了配额制,又和消费大国俄罗斯的关系紧张,生产出多余的奶就都得涌入中国。”
业内普遍认为,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是我国奶业发展必经之路,但中国奶业还需要坚持稳定,奶瓶子不能握在外国人手上。
刘美菊说,应该优先鼓励企业多用国内奶源,然后适当地进口。但现在是一边进口比例不断上升,一边是国内杀牛倒奶、企业濒临倒闭,显然是不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