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成为安身立命的职业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调研
时下正是田间管理的好时节。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与以往不同的是,除了忙于农活,种田人开始更多地走进培训课堂,变身为懂生产、会经营、更自信的“新农民”。
随着“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各地开始尝试破题。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长清区分校(以下简称“长清区农广校”)校长王桂军说,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更多现代农民,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关键。
老农民想学,新农民要学
皮肤黝黑,骨架粗壮,说起话来滔滔不绝,52岁的齐明贵是济南市张夏镇上龙村的老农民,种了一辈子地,但直到最近几年,才感觉上了道,种出了“事业感”。
齐明贵早些年一直侍弄花生、大豆之类杂粮,后来又改种核桃。核桃前期投入大,一年栽树,两年才结果,种植也更有讲究,品种选择、种植密度、管理方法都会影响质量,弄不好就全年无收,这让他有些着急。
“从头学起。”齐明贵说,在新品种新技术面前,怎么看自己都是一个“新农民”。为了尽快掌握新技术,齐明贵报名参加了长清区农广校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几乎课课不漏,有一次为了赶上一节培训,远在青岛的他,连夜坐火车凌晨一点赶到济南,再等到五点钟搭乘第一班班车回到长清上课。
按照新学到的技术操作,齐明贵的核桃减少了农药残留,结出的核桃皮更薄、不易碎,更好卖。2013年,齐明贵扩大了种植面积,牵头成立了济南市桂兰核桃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入社的有十几户。“现在种核桃的人越来越多,想要增加效益,就必须走打造品牌和深加工这条路。”下一步,齐明贵打算去长清区农广校学习电商和企业管理,把合作社品牌打响。
在长清,像齐明贵这样有多年种地经验,但因为新品种、新技术出现跟不上趟的人还有不少。这些“老农民”有能力、有想法,渴望从土地中获得更多收益,对相关的培训需求强烈,也因为参加这些培训而获益。
张夏镇搞养殖出身的李友建,80年代就开始办养鸡场,2012年成立了济南市农河畜禽养殖有限公司,本身技术在行,但经营业务狭窄。3年前,通过当地畜牧部门来到长清区农广校培训,思路开阔许多,回来后搞一条龙经营,鸡粪种菜,菜园子弄好了开办农家乐。如今李友建成了当地多元发展的带头人。
培训使“老农民”学会了新技术、拓展了新视野,更让“新农民”一开始就能接触现代农业管理理念和经营思维。长清区平安街道赵庄村30岁的赵凯,过去一直做生意,去年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就想带着村民一起致富。他尝试着流转了60亩地搞规模化种植,记者问他会种吗?他说通过农广校培训,他对大田作物和规模经营有了底,想自己先做起来,然后带着大家把村里的地盘活,让种田更有效益。
脚印在田埂上,学问在大地上
在长清区五峰山街道东黄村的一片樱桃园里,赵有红被二三十个农民团团簇拥。村民张建伍家的樱桃叶最近有些发黄,担心是发了病。赵有红摘下片叶子瞧了瞧说,近期下雨太涝,树的吸收能力减弱,有的叶子就黄了,“不要看到黄叶就害怕,补点钾肥就好了”。
58岁的赵有红是长清区第一职业专科学校的高级教师,学农出身,毕业后同学走的走、飞的飞,只有他坚持留下来教农学。2013年长清区农广校聘请他为教师,专门给农民讲解林果栽培技术。“去年授课220多次,基本上全年都在乡下跑。”赵有红说,为了配合农民的劳作时间,晚上八九点上课是常事。
授课多以田间培训为主,虽然农民参与很积极,对新技术也充满好奇,但囿于传统经验,很多人一开始只是持观望态度。赵有红讲了个例子,刚开始长清区有个樱桃大户,参加培训时赵有红指导他,樱桃质量要好就得控制产量,及时剪枝。大户每次都满口答应,但直到樱桃成熟一枝未舍得剪,最后每亩地收了4000斤。按当年市价,一斤樱桃能卖18元,而他的樱桃产量上去了,可卖相、口感差,只能卖3元至5元一斤。第二年,不用赵有红叮嘱,大户主动剪了枝,亩产2500多斤,收入却比上年翻了几倍。赵有红感慨,“见到了实效,农民才会从心底里相信你”。
实效并不是照本宣科就能有,农业技术日新月异,新农民对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老师也需要常学常新。赵有红摸索出一套更新知识储备的方法,除了自学、上远程教育课程,他还有自己的试验田。这几年他与大户合作流转了50亩土地,搞林果种植实验。他说,“只有自己栽了、种了才能发现问题,也才能真正帮农民解决问题。”赵有红认为自己已经离不开土地,“农民认可我,一进村大家都认识我,很有成就感”。
和赵有红一样,长清区农广校有好几位专职从事农民培训的老师。他们名气不大,级别不高,收入不丰,一接触土地就是几十年,是农民眼中炙手可热的“明星”。山东省首席创业专职教师陈洪常,在长清区农广校工作了近30年,说起自己的工作,陈洪常形容是“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手把手教,新农民就这样逐渐长大了。”他的脸上露出笑容。
新职称领证了,荣誉感增强了
长清位于山东省中部,以丘陵地形为主,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近些年,长清现代农业发展迅速,早在2013年全区就认定品牌农产品14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共767家,家庭农场51家,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2000元。
在王桂军看来,长清现代农业的发展缘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快速成长。作为全国第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区之一,长清区农广校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道路上走出了两步棋。
第一步棋是培训。王桂军说,传统农民种地沿袭老办法、老经验,科技种田知识少,种地效益低;而新加入的务农人员文化水平虽然有提高,但“农盲”也多。为此,农广校把知识培训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在农闲的秋后、劳作完的晚间,将农民集中起来,这样既不耽误事,农民积极性也高,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点菜上课”。“在家的基本都会参加,爷爷听不懂的,孙女帮忙记。”王桂军说。
仅今年上半年,长清区农广校就举办各种培训班60余期,培训农民5000余人次。除了科学技术,市场经营、企业管理、政策讲解也是培训的重点内容。“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要懂生产,还得了解政策,会经营。”王桂军举了个例子,一些大户想办合作社,但不知道如何登记、注册,难以享受有关优惠,参加培训后,才在指导下申办、补办相关手续。
第二步棋是认定。“新型职业农民”是长清对“农民”这个职业认定的最高“职称”。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有可能被评为新型职业农民?王桂军认为,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经营达到一定规模、收入高于普通农民收入,是成为一名合格新农民的3个最起码的条件。满足这些,再经专家筛选,才能进入认定名单。2015年长清农广校给175人颁发了“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占培训人数的15%左右。
“身份认定是为了让‘农民’成为一种可以安身立命的职业。”王桂军说,有证和没证的差别在于,“持证上岗”的农民能更加便利地获得相关政策扶持,让农业支持政策更加精准。发证不需要任何费用,却能极大增强领证农民的职业荣誉感,不过王桂军坦承,“目前的扶持力度和预期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新型职业农民的壮大还需多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