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进程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珠湖农场将改革着力点放在改变以往单纯追求粮食产量,在确保粮食安全等“量”的基础上向提高“质”的方向逐步转变,提高粮食生产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全省率先创新实行“四个全程”,即:土地全程职业分包制、服务全程社会化、耕种全程机械化、生产全程订单化,推动农业真正强大起来。去年,全场粮食总产、单产、亩均利润、农业总利润、职业农工和农民年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4.8%、15.3%、18.7%、30.7%、30.8%;今年上半年,在水灾重于往年的严峻形势下,全场农业实现总利润仍比上年同期增长8%;双季稻面积由去年的80%提高到90%,远远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
“珠湖农场模式”取得的实效,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今年,珠湖农场的“四个全程”被写进了全省《2016年粮食生产工作意见》,在全省重点推广。
粮食生产从追求“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
7月22日,大暑,火辣的太阳炙烤着田野。在珠湖农场一分场职业农工章雪贵的田里,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正在忙碌的章雪贵高兴地说:“实行土地全程职业分包制后,我在承包的100亩田里多施农家肥,养好了地,成本也下来了,稻谷卖到了好价钱。去年,我家种粮纯收入达7万多元,比上年多了1万多元。今年预计可达8万多元。”
“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新理念加速现代农业建设,关键是要构建集中管理、规模化生产经营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扩大绿色、安全、健康农产品的供给,提高供给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保障粮食安全和职业农工、农民利益,推动现代农业真正强壮起来。”珠湖农场场长赖华荣说。去年,他们对全场3.6万亩农田由联产计酬责任制,改为土地全程职业分包制,每个职业农工和农民承包100亩左右的农田,4个农业种植分场实行责任到人的责任种植管理模式,实行生产经营政策、激励机制、生产资料供应、生产技术指导、生产成本考核、农产品收购销售的“六统一”管理,种植风险由各农场承担,以年终效益计酬,利润的20%归农场,80%归职业农工和农民,实现农场和职业农工的“双赢”。
粮食生产是否安全,关键看土壤。该场实行种植成本由农场全额垫支,所需的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由农场统一供应等,全面掌控种子、化肥、农药的使用,并大力发展绿肥生产和推广应用绿色土壤技术等新的技术,扭转了过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耕地养分失衡的状况,全场农田化肥、农药用量减少了20%至30%,成为全省第一家水稻生产国家GAP认证单位,生产的安全、优质原粮和大米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
“弱质”农业由弱变强,向现代农业发展跨出一大步
服务全程社会化、耕种全程机械化创新的种子正在处处播撒、生根、勃发。烈日下,站在炙热的插秧机上喂秧的鄱阳县乐丰镇南山村农民邹挺说:“有了社会化服务,我承包的三分场200亩农田,从整田、育秧、插秧、收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每亩成本减少了两三百块钱。”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是降成本。服务全程社会化正在加速。该场工厂化育秧中心晚稻秧田绿意盎然,自动喷头正喷洒着水浇秧苗。育秧中心负责人随手拿起一个秧盘介绍,从工厂里育出的秧苗,具备了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从运输秧苗到插进水田,机械化作业的时间大约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只要社会能提供的农机作业,全部实行社会化服务。该场与鄱阳县农机、病虫害防治合作社签订从无土育秧、机械栽插、飞机喷药、收割、翻晒、装卸、运输烘干服务合同,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每亩农田降低生产成本20%至30%。
如果说降成本是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疏经通络”,那么,“强筋健骨”则是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近年来,珠湖农场通过国家资金和自筹资金1亿多元,兴建水利、修建灌渠,改造中低产田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等。目前,该场农田全部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涝能排”,先天“弱质”的农业由弱变强了。如今,珠湖农场农田全部成为旱涝保收田,使传统农业在向现代农业转轨中跨出了一大步。
粮食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一节甘蔗两头甜”
推行粮食生产全程订单化。从种原粮到精深加工、与国内大型农业企业合作到“市场+企业+基地”“名牌+优质+特色”,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粮食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效果正在珠湖农场显现。
“每年初,场里就与我签订订单,稻谷不愁销路,种田‘零风险’。今年估算能赚9万多元,比去年多赚1万多元。”五分场职业农工章元宝高兴地说。据了解,粮食生产全程订单化分为外部订单生产和内部订单生产。外部订单生产由米业公司与益海嘉里集团、华润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内部订单由米业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年初和各农业种植分场签订水稻种植合同,收购稻谷并加工销售,实现了一产和二产的融合,市场风险由米业公司承担,实现利润按一定比例返还给农民。
为提高原粮质量,该场与中国农科院、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积极引进、推广水稻新品种、新技术,建立了一批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绿色水稻基地。去年和今年,该场的早稻、中稻、晚稻秧苗还没有栽插下田,就被订购一空,每公斤水稻的订单价格比市场高出10%—15%。大米加工规模从小到大,加工层次由粗到精,企业实力由弱到强,生产的品牌大米享誉省内外。去年,米业公司利润实现了成倍增长,农民每亩田增收150元,实现了“一节甘蔗两头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