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十三五”陕西省农业改革的重点。
据悉,当前我省农业供给侧改革,将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上发力,坚持有调有保,有扩有压,向主要口粮、紧缺品种、特色产品方面调整。
今年已减种玉米82万亩
据调查,玉米是我省第一大粮食品种,占全年粮食计划播种总面积的37.5%。由于近年来玉米供过于求,玉米去年平均收购价一度由每公斤2.4元下跌到1.7元,有的地区甚至跌至1.4元。
玉米市场需求不旺,决定了必须优化产业结构,适当缩减玉米种植面积。2015年11月,农业部出台指导意见,对当前“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提出规划和要求,我省陕北地区也在其中。
“依据全国‘镰刀弯’玉米调减规划,5年内陕西将减种玉米300万亩,即由现在的1700多万亩,减少到1400万亩左右。今年计划在陕北风沙区调减玉米60万亩,在关中发展青贮玉米100万亩。”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副处长吴金亮说,目前,全省已经减种玉米82万亩,其中,陕北地区减少春玉米播种面积61万亩,关中地区新增粮改饲面积21万亩,由收获玉米籽粒改为收获可直接作为饲料用的青贮玉米。
压缩玉米后土地种什么
今年春季,榆林市榆阳区鱼河镇鱼河村农民常四娃,改变了他多年来种植玉米的老习惯,将承包的70亩地全部改为水稻田。
“种玉米不赚钱么,去年价太低了。从9月起,每公斤2.2元一直跌到1.4元,我们一年一料玉米,亩产800公斤,一年一亩地纯收入才400多块钱。”常四娃说,“不赚钱,咱就换成水稻,啥能卖钱咱就种啥呗。”
位于“镰刀弯”区域的榆林市,是我省的“大粮仓”。日前,记者从榆林市农业局了解到,今年全市计划播种粮食作物面积715万亩,截至6月10日,入种面积已达680万亩。全市常年播种玉米220万亩,今年计划调减至180万亩。调减出的40万亩土地,主要改种为马铃薯和小米、谷子、绿豆等小杂粮作物。
据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省农业供给侧改革,首要目标是调减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出的耕地,将用于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等。
位于泾阳县的省奶牛中心,是该县规模最大的养牛场,每年大约需要青贮玉米饲料两万多吨,基本上采取自种自收模式。今年他们种植的青贮玉米,已从5000亩增加到7000亩。过去收获玉米籽粒,现在全部改为青贮玉米,不仅省去了加工环节,还有利于奶牛健康生长和增加产奶量。
记者从省畜牧局了解到,我省将持续加大关中地区粮改饲步伐,将奶牛养殖大县泾阳县、临潼区和陇县列入粮改饲试点,每个县鼓励发展5万亩青贮玉米,并给予一定的补贴。
保障口粮仍是重点
据了解,我省减少的玉米面积,将主要用于发展青贮玉米、马铃薯和小杂粮等。
“今后的重点,是向小麦、水稻和马铃薯倾斜,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减少玉米在主粮里所占比重。”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处长李思训说,今年我省将立足于保障口粮安全,优化粮食作物布局结构,提高产业聚集度,突出小麦、水稻、马铃薯三大口粮,推进“增、保、减”结合,在陕北、渭北、关中推进粮改饲和以口粮生产为主的耕作制度,缩减玉米面积。
据悉,今后我省将进一步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围绕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开展高产创建、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推进马铃薯主粮化。从今年开始,还将打造一批稳固的集中连片现代粮食生产基地,建成关中灌区吨粮田产业带,渭北、陕北旱作高产玉米产业带,陕南油菜水稻一体化产业带和陕南、陕北高产高效马铃薯产业带四大粮食功能区。在四大粮食功能区,建设高产粮田2400万亩,年粮食播种面积3500万亩,单产达到300公斤以上,总产达到1000万吨。到“十三五”末,全省粮食总产80%以上,将出自四大粮食功能区。